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路基土性质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弹塑性模型研究 | 第12页 |
1.2.3 邓肯-张(Duncan-Chang)模型 | 第12-13页 |
1.2.4 路基沉降计算的研究 | 第13-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6-32页 |
2.1 路基沉降机理 | 第16-21页 |
2.1.1 路基沉降原因及其处置方法 | 第16页 |
2.1.2 地基沉降理论简介 | 第16-18页 |
2.1.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 第18-21页 |
2.2 路基土及污染水泥土实验原理 | 第21-23页 |
2.2.1 土工试验 | 第21-22页 |
2.2.2 水泥土试验 | 第22-23页 |
2.2.3 超声波检测原理 | 第23页 |
2.3 路基土模型与参数 | 第23-32页 |
2.3.1 塑性模型及有限元方法 | 第23-24页 |
2.3.2 基于差异进化算法的反分析方法 | 第24-29页 |
2.3.3 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理论 | 第29-32页 |
第3章 路基土应力-应变室内试验 | 第32-56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工程背景 | 第32-33页 |
3.3 土工试验内容 | 第33-47页 |
3.3.1 土的天然含水量 | 第33-34页 |
3.3.2 土的饱和密度和干密度 | 第34页 |
3.3.3 颗粒级配 | 第34-38页 |
3.3.4 试验土的稠度 | 第38-42页 |
3.3.5 饱和土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CU) | 第42-47页 |
3.4 腐蚀水泥土的单轴压缩超声试验 | 第47-56页 |
3.4.1 试件制备 | 第47-49页 |
3.4.2 不同污染环境水泥土压缩过程超声试验 | 第49-50页 |
3.4.3 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 第50-54页 |
3.4.4 混合环境污染损伤机理浅析 | 第54-56页 |
第4章 路基变形应力回映弹塑性数值模拟 | 第56-78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路基变形应力回映弹塑性数值模拟原理 | 第56-62页 |
4.2.1 Drucker-Prager准则 | 第56-57页 |
4.2.2 应力回映算法 | 第57页 |
4.2.3 Newton—Raphson方法 | 第57-58页 |
4.2.4 差异进化算法原理 | 第58-60页 |
4.2.5 智能反分析程序编制 | 第60-62页 |
4.3 含隧道路基沉降有限元正算 | 第62-67页 |
4.3.1 工程简介 | 第62-63页 |
4.3.2 地基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63-64页 |
4.3.3 路基沉降计算 | 第64-67页 |
4.4 含隧道路基沉降有限元参数反演 | 第67-71页 |
4.4.1 参数反演模型的建立 | 第67-69页 |
4.4.2 变异因子F和交叉因子CR的迭代比较 | 第69-71页 |
4.5 渗流对路基沉降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71-76页 |
4.5.1 模型建立及参数 | 第71-72页 |
4.5.2 设定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第72页 |
4.5.3 降水井及地下水参数 | 第72-73页 |
4.5.4 模拟思路 | 第73页 |
4.5.5 模拟结果分析 | 第73-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基于邓肯-张模型的路基变形数值模拟 | 第78-98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邓肯-张模型二次开发 | 第78-82页 |
5.2.1 邓肯-张模型 | 第78-81页 |
5.2.2 邓肯-张模型参数确定 | 第81-82页 |
5.3 土的邓肯张模型和模型参数确定 | 第82-90页 |
5.3.1 C和Φ的确定 | 第83-84页 |
5.3.2 Rf的确定 | 第84-85页 |
5.3.3 K和n的确定 | 第85-86页 |
5.3.4 m和Kb的确定 | 第86-87页 |
5.3.5 三轴加载试验模拟 | 第87-90页 |
5.4 路基变形数值模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第90-96页 |
5.4.1 工程简介 | 第90-91页 |
5.4.2 有限元网络的创立与地基土沉降的计算 | 第91-9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作者简介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