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违约金制度研究--以违约金的功能为视角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8-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4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4页
    五、论文结构第14-15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5-17页
第一章 《合同法》第114条分析第17-23页
    第一节 《合同法》第114条违约金属性的分析第17-21页
        一、“补偿与惩罚双重属性说”与“单一属性说”的辨析第17-19页
        二、对两种学说的检讨第19-20页
        三、我国《合同法》第114条规定的违约金的性质第20-21页
    第二节 合同法第114条违约金条款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第二章 按照功能角度区分违约金类型第23-38页
    第一节 损害赔偿数额之预定第23-27页
        一、比较法上的损害赔偿数额之预定第23-25页
        二、损害赔偿数额之预定与损害赔偿的关系第25-27页
    第二节 固有意义的违约金第27-32页
        一、比较法上的固有意义的违约金第27-28页
        二、承认固有意义的违约金的必要性第28-30页
        三、固有意义的违约金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能否并用第30-32页
    第三节 惩罚性违约金第32-35页
        一、惩罚性违约金存在的必要性第32-34页
        二、惩罚性违约金在实践中的运用第34-35页
        三、惩罚性违约金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第35页
    第四节 我国违约金分类的改造第35-38页
        一、当事人意思自治设立违约金条款第35-36页
        二、当事人意思难以断定时的违约金性质的推定第36-38页
第三章 违约金的司法干预第38-50页
    第一节 违约金司法调整的现状第38-44页
        一、对我国违约金调整规则的解读第38-43页
        二、目前我国违约金调整规则存在的问题第43-44页
    第二节 功能角度分类下的违约金司法调整第44-50页
        一、损害赔偿数额之预定的司法调整第44-46页
        二、固有意义的违约金的司法调整第46-48页
        三、惩罚性违约金的司法调整第48-50页
第四章 违约金条款的改造第50-53页
    第一节 履约担保和填补损害功能的融合第50页
    第二节 违约金条款的改造第50-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大气参数修正的低轨航天器轨道预报方法研究
下一篇:升力式再入飞行器自主制导与姿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