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1.2.1 多智能体一致性问题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针对LMI计算复杂度的降阶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多智能体系统时滞问题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4 T?S模糊理论及在多智能体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5 滑模控制理论在多智能体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2.6 分布式卫星协同控制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2.7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24-25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第2章 线性多智能体系统高效LMI降阶方法及应用 | 第28-52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问题构建及相关引理 | 第28-31页 |
2.2.1 问题构建 | 第28-29页 |
2.2.2 相关引理 | 第29-31页 |
2.3 协同控制器设计及LMI降阶处理 | 第31-38页 |
2.3.1 时滞约束协同控制器设计 | 第31页 |
2.3.2 系统性能分析及LMI降阶处理 | 第31-38页 |
2.4 LMI降阶效果分析 | 第38-39页 |
2.5 分布式卫星相对轨道转移协同控制仿真分析 | 第39-50页 |
2.5.1 分布式卫星相对轨道运动学 | 第39-41页 |
2.5.2 分布式卫星相对轨道转移及保持控制器设计 | 第41-50页 |
2.5.3 LMI解算时间分析 | 第5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3章 非一致时滞约束下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方法及应用 | 第52-82页 |
3.1 引言 | 第52页 |
3.2 相关引理及问题构建 | 第52-54页 |
3.2.1 相关引理 | 第52-53页 |
3.2.2 多智能体协同跟踪问题构建 | 第53-54页 |
3.3 非一致时滞约束控制律设计 | 第54-66页 |
3.3.1 积分型滑模控制律设计 | 第54-61页 |
3.3.2 基于低通滤波器的动态滑模控制律设计 | 第61-66页 |
3.4 分布式卫星相对轨道转移协同控制仿真分析 | 第66-81页 |
3.4.1 给定时滞上界时轨道转移与保持控制 | 第67-74页 |
3.4.2 最大时滞上界时轨道转移与保持控制 | 第74-8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4章 基于T?S模糊理论的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方法及应用 | 第82-109页 |
4.1 引言 | 第82页 |
4.2 T?S模糊系统建模及线性化处理 | 第82-84页 |
4.3 协同控制器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 第84-90页 |
4.3.1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84页 |
4.3.2 模糊多智能体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84-90页 |
4.4 分布式卫星姿态协同控制仿真分析 | 第90-108页 |
4.4.1 卫星姿态模糊模型建模 | 第90-94页 |
4.4.2 星间通讯拓扑受限 | 第94-100页 |
4.4.3 星间通讯拓扑稀疏 | 第100-10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5章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模糊滑模控制方法及应用 | 第109-136页 |
5.1 引言 | 第109页 |
5.2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模糊模型构建及转换 | 第109-117页 |
5.2.1 模糊模型构建 | 第109-111页 |
5.2.2 模糊模型转换 | 第111-117页 |
5.3 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117-124页 |
5.3.1 积分型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119-122页 |
5.3.2 动态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122-124页 |
5.4 分布式卫星姿态协同跟踪控制仿真分析 | 第124-135页 |
5.4.1 多星姿态跟踪问题描述 | 第124-125页 |
5.4.2 多星姿态跟踪误差系统的模糊模型构建 | 第125-129页 |
5.4.3 控制器性能分析 | 第129-13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结论 | 第13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9页 |
附录 | 第149-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50-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个人简历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