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0-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2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广东面临的机遇 | 第13-17页 |
2.1 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概述 | 第13-15页 |
2.1.1 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2.1.2 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2.2 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 第15-17页 |
3 供给侧改革与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 | 第17-21页 |
3.1 供给侧改革内涵 | 第17-19页 |
3.1.1 概念的提出背景及含义 | 第17-18页 |
3.1.2 广东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18-19页 |
3.2 发展机器人产业是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 第19-21页 |
4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SWOT分析 | 第21-26页 |
4.1 SWOT分析简介 | 第21页 |
4.2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优势 | 第21-22页 |
4.2.1 广东具备良好的机器人产业基础 | 第21页 |
4.2.2 广东机器人研发实力有保障 | 第21-22页 |
4.2.3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区位优势 | 第22页 |
4.3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劣势 | 第22-23页 |
4.3.1 机器人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22-23页 |
4.3.2 未能掌握机器人制造的核心技术 | 第23页 |
4.3.3 真正介入机器人产业的大企业少 | 第23页 |
4.3.4 人才的缺乏 | 第23页 |
4.4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机会 | 第23-25页 |
4.4.1 广东省本土存在大量的市场需求 | 第23-24页 |
4.4.2 广东省庞大的民营资本实力和企业家精神 | 第24页 |
4.4.3 政府的政策支持 | 第24-25页 |
4.5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威胁 | 第25页 |
4.5.1 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对外依赖性 | 第25页 |
4.5.2 国内其他省市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威胁 | 第25页 |
4.6 整体分析 | 第25-26页 |
5 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 第26-39页 |
5.1 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9页 |
5.1.1 设计原则 | 第26页 |
5.1.2 体系构建 | 第26-29页 |
5.2 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第29-30页 |
5.2.1 评价方法 | 第29页 |
5.2.2 评价模型 | 第29-30页 |
5.3 实证分析 | 第30-37页 |
5.3.1 样本及数据说明 | 第30-31页 |
5.3.2 因子分析结果 | 第31-37页 |
5.4 总结 | 第37-39页 |
6 广东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路径和对策建议 | 第39-45页 |
6.1 国外发展路径的总结和启示 | 第39-42页 |
6.1.1 日本机器人产业 | 第39-40页 |
6.1.2 美国机器人产业 | 第40页 |
6.1.3 德国机器人产业 | 第40-41页 |
6.1.4 经验启示 | 第41-42页 |
6.2 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目标 | 第42-43页 |
6.2.1 基于实证分析的广东机器人产业特点 | 第42页 |
6.2.2 打造中国机器人制造和创新中心 | 第42-43页 |
6.3 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3-45页 |
6.3.1 坚持依靠市场和政府的力量 | 第43页 |
6.3.2 坚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