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1 本文研究的问题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目的和基本思路 | 第12-14页 |
第2章 古代思想家对辩证法的争论 | 第14-28页 |
2.1 苏格拉底在三个方面使用了“辩证”一词 | 第14-17页 |
2.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辩证法的不同观点 | 第17-22页 |
2.3 以《老子》、大乘佛教为例观察非西方文化中的辩证思想 | 第22-26页 |
2.4 古代思想家认为辩证的思考方法是获得最高知识的途径 | 第26-28页 |
第3章 伊曼努尔·康德的辩证观 | 第28-42页 |
3.1 康德的先验观念论哲学体系 | 第28-30页 |
3.2 经验幻相和先验幻相作为认识出错的标志之一 | 第30-32页 |
3.3 辩证幻相表明“认识一旦跨越了界限就进入了物自体领域” | 第32-37页 |
3.4 康德先验辩证论认为“避免辩证是获得知识的必由之路” | 第37-42页 |
第4章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辩证法 | 第42-48页 |
4.1 黑格尔辩证法的目的论倾向作为一种语言问题 | 第42-44页 |
4.2 从黑格尔辩证法暴露出的问题来看它的合理之处 | 第44-46页 |
4.3 黑格尔辩证法的前现代思维特征 | 第46-48页 |
第5章 从辩证法到现代逻辑是人类语言祛魅进程的重要一环 | 第48-54页 |
5.1 类推想象是辩证法的理论基础 | 第48-51页 |
5.2 语言祛魅的历史进程 | 第51-53页 |
5.3 辩证法作为一种怀疑态度的实践价值 | 第53-54页 |
附录1 对康德二律背反的证明 | 第54-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