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26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14页 |
(一)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9页 |
(二) 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 第9-11页 |
(三) 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 | 第11-12页 |
(四) 中学英语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 第12-14页 |
(五) 合作学习的概念界定 | 第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一) 合作学习的历史渊源 | 第14-15页 |
(二) 合作学习的概念 | 第15-20页 |
(三)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四) 合作学习的国内外实验研究成果 | 第22-2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4.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5. 论文结构 | 第25-26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26-46页 |
1 合作学习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 第26-29页 |
·传统教学的特点 | 第26-27页 |
·合作学习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 第27-29页 |
2 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类型 | 第29-38页 |
·小组成绩分工法 | 第29-31页 |
·小组游戏竞赛法(TGT) | 第31-34页 |
·切块拼接法 | 第34-36页 |
·共学式 | 第36-38页 |
3 国内合作学习的主要模式 | 第38-40页 |
·由上而下的导学合作模式 | 第38-39页 |
·由下而上的自学合作模式 | 第39页 |
·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 | 第39-40页 |
4 合作学习的评价 | 第40-46页 |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 | 第40-41页 |
·合作学习评价的内容 | 第41-42页 |
·合作学习评价方法 | 第42-46页 |
第二章 我国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 | 第46-66页 |
1 我国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 第46-50页 |
·合作学习运用流于形式化、简单化 | 第46页 |
·小组成员参与机会不均 | 第46-47页 |
·教师课堂角色转换不够 | 第47页 |
·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充分 | 第47-48页 |
·学生合作学习技能贫乏 | 第48-49页 |
·评价方式不能很好的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 第49-50页 |
2 合作学习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50-66页 |
·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 第50-54页 |
·重视中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 | 第54-55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组 | 第55-58页 |
·明确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 第58-66页 |
第三章 合作学习教学实例 | 第66-83页 |
1. 学生和教师对合作学习模式的调查问卷 | 第66-67页 |
·关于中学生合作学习的问卷调查 | 第66页 |
·关于中学教师对合作学习模式的调查 | 第66-67页 |
2 《高中牛津英语》教学案例研究 | 第67-80页 |
·牛津英语Module 2 project Making a travel leaflet | 第67-70页 |
·牛津高一英语Module 2 Unit 3 grammar | 第70-73页 |
·牛津英语模块四unit3 Rea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 | 第73-76页 |
·Module 3 unit 2 Fit for life ( word power: common diseases) | 第76-80页 |
3 合作学习成果分析 | 第80-83页 |
·实验设计 | 第80页 |
·数据分析 | 第80-81页 |
·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3-85页 |
附录 | 第85-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