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研究--以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为案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1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2 研究内容 | 第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4 论文结构 | 第10页 |
5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 第14-15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 | 第15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 | 第15页 |
2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 第15-17页 |
·非指导性教学目的 | 第16页 |
·非指导性教学及其特点 | 第16页 |
·非指导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16-17页 |
3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 第17-20页 |
·课程性质 | 第17-18页 |
·基本理念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 | 第20-23页 |
1 初、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不衔接 | 第20-21页 |
2 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和理念存不衔接 | 第21页 |
3 教材内容的教授上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衔接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现状分析 | 第23-37页 |
1 造成初高中英语教学不衔接的原因 | 第23-33页 |
·政策原因 | 第23-24页 |
·来自教师的因素 | 第24-27页 |
·来自学生的因素 | 第27-33页 |
2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 第33-37页 |
·新环境的影响 | 第34-35页 |
·教法和学习方法的影响 | 第35页 |
·初高中英语教材坡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解决措施探究 | 第37-61页 |
1 进一步优化完善国家有关教育政策、制度 | 第37-41页 |
·优化完善学段划分制度 | 第37-38页 |
·优化完善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学改革 | 第38页 |
·优化完善升学考试制度 | 第38-39页 |
·优化完善教师轮岗制度 | 第39-40页 |
·扩大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范围 | 第40-41页 |
·将减负进行到底 | 第41页 |
2 教师应采取的措施 | 第41-53页 |
·高中教师 | 第42-52页 |
·初中教师 | 第52-53页 |
3 学生应采取的措施 | 第53-57页 |
·自我调节疏导,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 第53-54页 |
·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第54-57页 |
4 家长可采取的措施 | 第57-61页 |
·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 第57-58页 |
·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确定合理期望值 | 第58-59页 |
·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 第59-60页 |
·加强家校沟通与密切合作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