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基于低影响开发背景下的城市小游园设计--以淄博市正阳路和张周路路口游园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9-1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水资源问题第9页
        1.1.2 城市内涝第9页
        1.1.3 雨水利用第9-10页
        1.1.4 低影响开发第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2章 低影响开发理念第11-13页
    2.1 低影响开发的概念第11页
    2.2 低影响开发的优势第11页
    2.3 国外的研究状况第11-12页
    2.4 国内的研究状况第12-13页
第3章 低影响开发主要技术手段第13-18页
    3.1 渗透技术第13-14页
        3.1.1 生物滞流设施第13页
        3.1.2 透水铺装第13-14页
        3.1.3 绿色屋顶第14页
        3.1.4 渗透塘第14页
    3.2 储存技术第14-16页
        3.2.1 雨水罐和蓄水池第14-15页
        3.2.2 湿塘第15页
        3.2.3 雨水湿地第15-16页
    3.3 调节技术第16页
        3.3.1 景观雨水调蓄池(调节池)第16页
    3.4 传输技术第16-17页
        3.4.1 植草浅沟第16页
        3.4.2 渗透管第16-17页
    3.5 截污净化技术第17-18页
        3.5.1 雨水弃流设施第17页
        3.5.2 植被缓冲带第17-18页
第4章 低影响开发与城市小游园第18-23页
    4.1 城市小游园第18页
        4.1.1 小游园的概念第18页
        4.1.2 小游园的规模与服务对象第18页
    4.2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小游园规划原则第18-20页
    4.3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小游园规划方法第20-23页
        4.3.1 起伏的地形设计方法第20页
        4.3.2 整体统一的Lid系统设计方法第20页
        4.3.3 生态雨水景观设计方法第20-22页
        4.3.4 符合低影响开发要求的植被设计方法第22-23页
第5章 基于低影响开发背景下的城市小游园设计实践第23-36页
    5.1 方案背景第23-24页
    5.2 现状分析第24-25页
    5.3 设计分析第25-35页
        5.3.1 地形设计第25-27页
        5.3.2 Lid系统设计第27-31页
        5.3.3 水景设计第31-32页
        5.3.4 道路规划第32-33页
        5.3.5 植被设计第33-34页
        5.3.6 功能分区及设计细节第34-35页
    5.4 实践小结第35-36页
总结与展望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图片网络索引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附录第41-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在动画创作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