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13页 |
1.4.1 论文的难点 | 第13页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页 |
1.5 论文的基本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1.5.1 基本思路 | 第13-14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关问题概述 | 第15-21页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 第15-16页 |
2.1.1 环境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分析 | 第15-16页 |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 | 第16页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2.2.1 社会环境 | 第16-17页 |
2.2.2 家庭环境 | 第17页 |
2.2.3 学校环境 | 第17页 |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 第17-19页 |
2.3.1 复杂性 | 第17-18页 |
2.3.2 动态性 | 第18页 |
2.3.3 相对稳定性 | 第18页 |
2.3.4 部分可创造性 | 第18-19页 |
2.3.5 具体性 | 第19页 |
2.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 第19-21页 |
2.4.1 导向性功能 | 第19-20页 |
2.4.2 渗透性功能 | 第20页 |
2.4.3 约束性功能 | 第20-21页 |
第3章 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21-26页 |
3.1 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的影响 | 第21-23页 |
3.1.1 环境影响教育者的教育实践活动 | 第22页 |
3.1.2 环境影响教育者的态度 | 第22页 |
3.1.3 环境影响和制约着教育者的素质 | 第22-23页 |
3.2 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1 环境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23页 |
3.2.2 环境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 | 第23-24页 |
3.3 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大学生的影响 | 第24-26页 |
3.3.1 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结构发展、变化的基础 | 第24页 |
3.3.2 环境是大学生内化教育内容的外在依据 | 第24页 |
3.3.3 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行为外显的重要因素 | 第24-26页 |
第4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分析 | 第26-39页 |
4.1 社会环境 | 第26-35页 |
4.1.1 全球化环境 | 第26-28页 |
4.1.2 国内经济环境 | 第28-30页 |
4.1.3 国内政治环境 | 第30-32页 |
4.1.4 国内文化环境 | 第32-33页 |
4.1.5 大众传媒环境 | 第33-35页 |
4.2 微观环境 | 第35-39页 |
4.2.1 校园环境分析 | 第35-36页 |
4.2.2 家庭环境 | 第36-39页 |
第5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路径 | 第39-52页 |
5.1 优化社会经济环境 | 第39-41页 |
5.1.1 大力发展生产力,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物质基础 | 第39-40页 |
5.1.2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 第40页 |
5.1.3 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40-41页 |
5.1.4 加强经济伦理教育与经济执法力度,改善市场环境 | 第41页 |
5.2 优化社会政治环境 | 第41-43页 |
5.2.1 完善反腐败治理机制 | 第41-42页 |
5.2.2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维护政府廉洁高效务实的形象 | 第42页 |
5.2.3 进一步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 第42-43页 |
5.3 社会文化环境优化 | 第43-44页 |
5.3.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 | 第43-44页 |
5.3.2 优化文化市场环境 | 第44页 |
5.3.3 大力扶植具有社会正能量的文化产业 | 第44页 |
5.4 大众传媒环境优化 | 第44-46页 |
5.4.1 加大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和监管 | 第44-45页 |
5.4.2 严把用人关,保证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 | 第45-46页 |
5.5 校园环境优化 | 第46-50页 |
5.5.1 校园物质环境优化 | 第46-47页 |
5.5.2 校园文化环境优化 | 第47-48页 |
5.5.3 校园人际关系环境优化 | 第48-50页 |
5.6 家庭环境优化 | 第50-52页 |
5.6.1 优化大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及消费状况 | 第50-51页 |
5.6.2 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营造家庭民主氛围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