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介绍 | 第15-27页 |
2.1 数据库备份技术相关概念 | 第15-19页 |
2.1.1 数据库容灾 | 第15页 |
2.1.2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 第15-16页 |
2.1.3 物理备份 | 第16-17页 |
2.1.4 逻辑备份 | 第17页 |
2.1.5 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 | 第17-19页 |
2.2 Linux的Inotify机制 | 第19-21页 |
2.2.1 什么是Inotify机制 | 第19页 |
2.2.2 Inotify提供的API | 第19-21页 |
2.2.3 Inotify-tools介绍 | 第21页 |
2.3 Rsync工具介绍 | 第21-26页 |
2.3.1 什么是Rsync工具 | 第21-22页 |
2.3.2 Rsync算法及原理 | 第22-25页 |
2.3.3 Rsync工具的使用方法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实时增量备份工具平台分析与设计 | 第27-39页 |
3.1 工具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第27-28页 |
3.2 工具平台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3.3 工具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 第29-32页 |
3.4 数据库目录结构分析 | 第32-38页 |
3.4.1 数据库目录结构分析目的及方法 | 第32-33页 |
3.4.2 DB2数据库目录结构分析 | 第33-37页 |
3.4.3 DB2数据库目录结构分析结论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实时增量备份工具平台的实现 | 第39-56页 |
4.1 工具平台实现环境介绍 | 第39页 |
4.2 源端文件监控层的具体实现 | 第39-46页 |
4.2.1 文件监控层的配置文件 | 第39-40页 |
4.2.2 文件目录监控模块的实现 | 第40-42页 |
4.2.3 事件信息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42-44页 |
4.2.4 同步操作调度模块的实现 | 第44-46页 |
4.3 源端与备份端同步传输层的具体实现 | 第46-49页 |
4.3.1 Rsync工具的安装 | 第46页 |
4.3.2 Rsync工具在备份端的部署和配置 | 第46-48页 |
4.3.3 Rsync工具在源端的部署和配置 | 第48-49页 |
4.4 其他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49-54页 |
4.4.1 控制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49-51页 |
4.4.2 日志记录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51-53页 |
4.4.3 异常处理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53-54页 |
4.5 原型系统中的不足与问题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Rsync工具源码分析及性能优化 | 第56-72页 |
5.1 Rsync工具优化方案设计 | 第56-58页 |
5.2 Rsync工具源码分析 | 第58-63页 |
5.2.1 客户端对命令行参数的解析和处理过程分析 | 第58-60页 |
5.2.2 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连接以及参数传递的过程分析 | 第60-62页 |
5.2.3 服务端读取path配置项的过程分析 | 第62-63页 |
5.3 Rsync源码修改及性能优化 | 第63-68页 |
5.3.1 服务端代码修改 | 第63-64页 |
5.3.2 客户端代码修改 | 第64-65页 |
5.3.3 客户端获取子路径方法的改进 | 第65-68页 |
5.4 Rsync工具性能优化测试 | 第68-70页 |
5.4.1 测试方案设计 | 第68-69页 |
5.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工具平台功能性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2-78页 |
6.1 工具平台功能性测试环境介绍 | 第72页 |
6.2 工具平台功能性测试方案设计 | 第72-73页 |
6.3 工具平台功能性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73-77页 |
6.3.1 启动测试 | 第73-74页 |
6.3.2 文件监控层测试 | 第74-75页 |
6.3.3 同步传输层测试 | 第75-76页 |
6.3.4 备份数据完整性与备份实时性测试 | 第76-7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