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

无同步冲击的AMT车辆双模态自适应起步控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1.2 AMT车辆起步控制研究进展第17-26页
        1.2.1 AMT车辆起步控制策略研究进展第17-21页
        1.2.2 AMT离合器执行系统控制方法研究进展第21-25页
        1.2.3 AMT车辆起步控制面临的挑战第25-26页
    1.3 分数阶微积分控制研究进展第26-32页
        1.3.1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研究进展第27-28页
        1.3.2 分数阶PIλDμ控制研究进展第28-29页
        1.3.3 分数阶滑模控制研究进展第29-32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32-35页
第二章 离合器转矩传递机理及建模第35-65页
    2.1 引言第35页
    2.2 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分析第35-39页
        2.2.1 AMT车辆简化动力学模型第35-38页
        2.2.2 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模型第38-39页
    2.3 离合器接合过程动态转矩模型第39-47页
        2.3.1 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压力传输关系第40-43页
        2.3.2 摩擦面压紧力分析与建模第43-46页
        2.3.3 离合器动态转矩模型第46-47页
    2.4 动态摩擦系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第47-62页
        2.4.1 动态摩擦系数对离合器接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47-49页
        2.4.2 动态摩擦系数影响因素分析第49-52页
        2.4.3 动态摩擦系数的ELM预测模型第52-60页
        2.4.4 离合器表面温度预测模型第60-62页
    2.5 发动机转矩模型第62-63页
    2.6 车辆行驶阻力矩模型第63-64页
    2.7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三章 无同步冲击的双模态自适应起步控制策略研究第65-120页
    3.1 引言第65-66页
    3.2 AMT车辆起步性能指标分析第66-71页
        3.2.1 离合器滑摩功第66页
        3.2.2 车辆冲击度第66-70页
        3.2.3 发动机转矩第70页
        3.2.4 发动机运行稳定性第70-71页
        3.2.5 驾驶员起步意图第71页
    3.3 AMT车辆起步控制策略分析及控制变量选择第71-75页
        3.3.1 起步控制策略及离合器接合规律第71-73页
        3.3.2 起步控制策略的控制变量选择第73-75页
    3.4 车辆起步综合性能最优的起步控制策略第75-98页
        3.4.1 起步综合性能最优问题及目标函数第75-77页
        3.4.2 基于起步综合性能最优的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器设计第77-79页
        3.4.3 权系数对车辆起步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9-90页
        3.4.4 无同步冲击的权系数关系第90-93页
        3.4.5 基于驾驶员起步意图的发动机目标转速及冲击度权系数确定方法第93-98页
    3.5 无同步冲击的双模态自适应起步控制策略研究第98-104页
        3.5.1 系统参数摄动对同步冲击度大小的影响分析第98-100页
        3.5.2 无同步冲击的双模态自适应起步控制策略第100-104页
    3.6 基于双模态自适应起步控制策略的车辆起步过程仿真第104-118页
        3.6.1 AMT车辆起步控制系统框图及仿真建模第105-106页
        3.6.2 不同起步工况下的离合器接合规律及车辆起步性能第106-115页
        3.6.3 模态决策参量阈值大小对车辆起步性能的影响分析第115-117页
        3.6.4 分离轴承位置扰动及滞后性对车辆起步性能的影响分析第117-118页
    3.7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四章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离合器系统控制研究第120-140页
    4.1 引言第120页
    4.2 分数阶微积分基本理论第120-126页
        4.2.1 分数阶微积分基本函数第120-121页
        4.2.2 分数阶微积分定义第121-123页
        4.2.3 分数阶微积分算子的数值实现第123页
        4.2.4 分数阶典型环节特性分析第123-126页
    4.3 离合器执行系统建模第126-129页
        4.3.1 离合器执行系统传动关系第126页
        4.3.2 离合器分离力与分离轴承位移关系第126-127页
        4.3.3 离合器执行系统动力学模型第127-129页
    4.4 离合器执行系统的模糊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研究第129-134页
        4.4.1 离合器执行系统分数阶滑模控制器设计第129-130页
        4.4.2 基于FOSMC的离合器执行系统稳定性分析第130-131页
        4.4.3 FOSMC控制器开关增益模糊自整定第131-132页
        4.4.4 基于FFOSMC的离合器执行系统性能分析第132-134页
    4.5 基于FFOSMC的离合器执行系统位置控制仿真及结果分析第134-139页
        4.5.1 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对比第135-136页
        4.5.2 负载扰动情况下稳定性对比第136页
        4.5.3 时延对系统稳态误差的影响对比第136-137页
        4.5.4 基于FFOSMC的车辆起步性能仿真分析第137-139页
    4.6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五章 AMT车辆起步控制实验研究第140-158页
    5.1 引言第140页
    5.2 基于D2P MotoHawk的AMT台架实验系统第140-146页
        5.2.1 台架实验系统原理第140-141页
        5.2.2 台架实验系统组成第141-146页
    5.3 基于D2P MototHawk的AMT控制器快速原型开发第146-151页
        5.3.1 控制器底层操作系统设计第146页
        5.3.2 控制器应用层设计第146-150页
        5.3.3 变量监测及参数标定管理第150-151页
        5.3.4 程序代码生成及刷写第151页
    5.4 AMT车辆起步控制台架实验第151-157页
        5.4.1 基于FFOSMC控制方法的离合器位置跟踪控制实验第151-154页
        5.4.2 基于无同步冲击的双模态起步控制策略的AMT车辆起步实验第154-157页
    5.5 本章小结第157-158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58-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6-177页
致谢第177-178页
Ⅳ-2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违约金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天基探测器的月球卫星定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