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国内外探月计划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第15-33页 |
2.1 时间系统及转换 | 第15-16页 |
2.2 坐标系统及转换 | 第16-20页 |
2.2.1 月心坐标系 | 第16-18页 |
2.2.2 地月会合坐标系 | 第18-20页 |
2.3 精密定轨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20-26页 |
2.3.1 精密定轨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2.3.2 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 第21-23页 |
2.3.3 批处理定轨 | 第23-24页 |
2.3.4 序贯处理定轨 | 第24-26页 |
2.4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 | 第26-32页 |
2.4.1 运动方程、Jacobi积分与平动点 | 第26-29页 |
2.4.2 共线平动点附近的运动描述 | 第29-32页 |
2.5 实际力模型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月球卫星自主定轨 | 第33-71页 |
3.1 月球卫星自主定轨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7页 |
3.1.1 引力范围 | 第33-34页 |
3.1.2 可观测性分析 | 第34-37页 |
3.2 两类特殊轨——halo轨道和DRO轨道 | 第37-45页 |
3.2.1 Halo轨道 | 第37-39页 |
3.2.2 DRO轨道 | 第39-42页 |
3.2.3 实际力模型下的halo轨道与DRO轨道 | 第42-45页 |
3.3 自主定轨的精度评估及数据模拟 | 第45-47页 |
3.3.1 精度评估 | 第45-46页 |
3.3.2 数据模拟 | 第46-47页 |
3.4 Halo轨道在月球卫星自主定轨中的应用 | 第47-59页 |
3.4.1 月球卫星与一颗halo探测器的自主定轨 | 第47-52页 |
3.4.2 月球卫星与两颗halo探测器的自主定轨 | 第52-59页 |
3.5 DRO轨道在月球卫星自主定轨中的应用 | 第59-64页 |
3.5.1 月球卫星与一颗DRO探测器的自主定轨 | 第59-62页 |
3.5.2 月球卫星与两颗DRO探测器的自主定轨 | 第62-64页 |
3.6 Halo轨道和DRO轨道在月球卫星自主定轨中的联合应用 | 第64-68页 |
3.6.1 月球卫星与L_1-halo探测器和DRO探测器的自主定轨 | 第64-65页 |
3.6.2 月球卫星与L_2-halo探测器和DRO探测器的自主定轨 | 第65-68页 |
3.7 实际力模型中的自主定轨结果 | 第68-70页 |
3.7.1 月球卫星与一颗L_1-halo探测器的自主定轨 | 第68-69页 |
3.7.2 月球卫星与一颗L_2-halo探测器的自主定轨 | 第69页 |
3.7.3 月球卫星与一颗DRO探测器的自主定轨 | 第69-70页 |
3.8 讨论 | 第70-71页 |
讨论一 | 第70页 |
讨论二 | 第70页 |
讨论三 | 第70-71页 |
第四章 自主定轨在GEO和IGSO卫星中的应用 | 第71-78页 |
4.1 GEO卫星与一颗halo探测器的自主定轨 | 第71-74页 |
4.2 IGSO卫星与一颗halo探测器的自主定轨 | 第74-7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8页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和科研课题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第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课题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