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中“真实销售”的概述 | 第11-16页 |
一、“真实销售”的涵义 | 第11-12页 |
二、“真实销售”法律关系分析 | 第12-16页 |
(一)“真实销售”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12-14页 |
(二)“真实销售”法律关系的客体 | 第14-15页 |
(三)“真实销售”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真实销售”存在法律问题 | 第16-24页 |
一、债权让与公示问题 | 第16-17页 |
二、将来债权转让的问题 | 第17页 |
三、“真实销售”判断标准的问题 | 第17-21页 |
(一)发起人是否存在“真实销售”的意思表示 | 第18页 |
(二)基础资产是否以确定的市场公允价格转让 | 第18-19页 |
(三)受让人是否享有对发起人的追索权 | 第19-20页 |
(四)发起人是否享有索取权 | 第20页 |
(五)发起人是否享有对证券化资产的回购权 | 第20页 |
(六)是否满足“真实销售”的会计处理 | 第20-21页 |
四、能否转让最高额抵押项下主合同债权 | 第21页 |
五、实质合并的法律风险 | 第21-22页 |
六、“禁转条款”法律效力问题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美、英两国资产证券化中“真实销售”法律规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32页 |
一、美国资产证券化中“真实销售”的法律规范 | 第24-26页 |
(一)美国商法对真实销售的规范 | 第24-25页 |
(二)美国破产法对真实销售的规范 | 第25页 |
(三)美国法院判例对真实销售的规范 | 第25页 |
(四)美国各州对真实销售的规范 | 第25-26页 |
二、英国资产证券化中“真实销售”的法律规范 | 第26-28页 |
(一)债权转让的法律规范 | 第27-28页 |
(二)“禁转条款”的法律规范 | 第28页 |
三、美、英两国资产证券化中“真实销售”的规范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2页 |
(一)探究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真实销售”立法缺陷 | 第28-29页 |
(二)科学借鉴美国分散式立法模式 | 第29-30页 |
(三)科学借鉴英美两国“真实销售”的法律规范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真实出售”的措施 | 第32-37页 |
一、明确以公告形式转让资产的法律效力 | 第32页 |
二、明确将来债权的可转让性 | 第32-33页 |
三、明确界定真实销售的判断标准 | 第33页 |
四、完善关于最高额抵押合同项下主合同债权转让的法律 | 第33-35页 |
五、避免资产证券化中发起人与SPV实质合并的法律举措 | 第35页 |
六、明确“禁转条款”在不同法律环境下的法律效力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