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孔隙水的可动条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2.1 国外核磁共振测试可动水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2 我国可动水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苏里格气田东区产出水的来源分析 | 第12-37页 |
2.1 苏里格气田东区概况 | 第12-15页 |
2.1.1 苏里格气田地理位置 | 第12页 |
2.1.2 苏东地区储层特征分析 | 第12-14页 |
2.1.3 苏东地区开发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2.2 苏东地区气水分布规律研究 | 第15-20页 |
2.2.1 气水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 第15-17页 |
2.2.2 气水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 | 第17-20页 |
2.3 产出水类型 | 第20-21页 |
2.4 苏东地区产出水来源分析 | 第21-37页 |
2.4.1 施工滞留液分析 | 第21-22页 |
2.4.2 凝析水分析 | 第22-27页 |
2.4.3 边、底水分析 | 第27-31页 |
2.4.4 原生沉积水分析 | 第31-37页 |
第三章 储层水的赋存状态及可动性 | 第37-43页 |
3.1 储层原生沉积水的赋存状态及可动性 | 第37-39页 |
3.1.1 储层原生沉积水的赋存状态 | 第37页 |
3.1.2 储层原生沉积水的可动性 | 第37-38页 |
3.1.3 储层原生沉积水可动性的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3.2 岩心驱替法测试可动流体原理 | 第39页 |
3.3 核磁共振测试可动流体原理 | 第39-43页 |
第四章 孔隙水的可动条件实验研究 | 第43-59页 |
4.1 岩心驱替实验测试结果 | 第43-49页 |
4.1.1 不同束缚水状态下气体渗流规律 | 第43-46页 |
4.1.2 气水两相渗流规律 | 第46-49页 |
4.2 储层可动水的核磁共振测试 | 第49-55页 |
4.2.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9页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4.3 压力敏感性实验测试结果 | 第55-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