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锻造、锻压与锻工论文--锻造用机械与设备论文--锻锤论文

基于损伤力学的锤锻模疲劳断裂分析及再制造工艺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1-29页
    1.1 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有限元分析方法第12页
    1.3 连续损伤力学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连续损伤力学第12-13页
        1.3.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13-15页
    1.4 锤锻模的疲劳断裂失效分析及断裂力学研究现状第15-24页
        1.4.1 锤锻模失效形式及分析方法第15-16页
        1.4.2 断裂力学及疲劳寿命预测相关理论第16-24页
    1.5 锤锻模修复/再制造工艺研究现状第24-27页
        1.5.1 锤锻模修复方法第24-25页
        1.5.2 堆焊技术及其在锻模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第25-26页
        1.5.3 锤锻模再制造技术第26-27页
    1.6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第27-29页
        1.6.1 研究目的第27页
        1.6.2 研究内容第27-29页
2 某汽轮机叶片锤上模锻成形及锤锻模受力有限元分析第29-49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叶片用锤锻模型腔特点第30-31页
    2.3 蓝光扫描检测第31-32页
    2.4 某汽轮机叶片锤上模锻成形有限元模拟第32-38页
        2.4.1 锤上模锻成形模拟中各锤能量系数确定第32-33页
        2.4.2 锤上模锻成形模拟中其它参数的设置第33-37页
        2.4.3 模拟结果及讨论第37-38页
    2.5 锤锻模应力、温度及磨损场有限元模拟第38-47页
        2.5.1 锤锻模有限元模拟第38-39页
        2.5.2 模拟结果及讨论第39-47页
    2.6 本章总结第47-49页
3 循环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实现第49-69页
    3.1 引言第49-50页
    3.2 本构模型的建立第50-52页
    3.3 有限元实现第52-54页
        3.3.1 本构方程的离散第52页
        3.3.2 隐式应力积分第52-54页
    3.4 一致切线刚度第54-56页
    3.5 材料参数的确定方法第56-57页
    3.6 验证实验及有限元模拟第57-64页
        3.6.1 实验内容第57-58页
        3.6.2 实验材料、设备及试样第58-60页
        3.6.3 实验结果及材料参数的确定第60-61页
        3.6.4 模拟及结果讨论第61-64页
    3.7 某汽轮机叶片用锤锻模损伤模拟第64-68页
        3.7.1 模拟过程第64-65页
        3.7.2 网格、应力信息的导入第65-66页
        3.7.3 模拟结果讨论第66-68页
    3.8 本章总结第68-69页
4 锤锻模疲劳断裂分析第69-93页
    4.1 引言第69-70页
    4.2 连续介质理论框架下的裂纹扩展过程研究第70-72页
    4.3 某汽轮机叶片用锤锻模裂纹扩展及寿命预测有限元实现第72-83页
        4.3.1 模拟过程第72-73页
        4.3.2 材料参数的确定第73-76页
        4.3.3 初始裂纹信息的提取第76-77页
        4.3.4 初始网格、应力、裂纹信息的导入第77-79页
        4.3.5 模拟及结果讨论第79-83页
    4.4 某汽轮机叶片用锤锻模型腔底角疲劳断裂失效分析第83-91页
        4.4.1 模具材料性能分析第84-87页
        4.4.2 失效断裂断口分析第87-90页
        4.4.3 底角疲劳断裂失效过程第90-91页
    4.5 本章总结第91-93页
5 锤锻模再制造工艺方法的研究第93-107页
    5.1 引言第93页
    5.2 双金属梯度堆焊制造工艺方法第93-95页
    5.3 基于不同失效模式的梯度堆焊再制造工艺方法第95-103页
        5.3.1 问题的提出第95-96页
        5.3.2 基于不同失效模式的梯度堆焊再制造工艺方法第96-98页
        5.3.3 基于不同失效模式的梯度堆焊再制造工艺方法技术细节第98-103页
    5.4 基于不同失效模式的梯度堆焊再制造工艺的底角疲劳裂纹解决对策第103-104页
    5.5 本章总结第104-107页
6 某汽轮机叶片用锤锻模再制造应用第107-129页
    6.1 引言第107页
    6.2 焊材性能需求及使用方案第107-110页
        6.2.1 焊材性能需求第108-109页
        6.2.2 焊材使用方案第109-110页
    6.3 焊材设计及制备第110-111页
    6.4 焊材实验第111-123页
        6.4.1 实验焊材第111-112页
        6.4.2 堆焊实验工艺流程及试样的获取第112-113页
        6.4.3 实验设备及试样规格第113-114页
        6.4.4 微观组织分析第114-117页
        6.4.5 常温力学性能第117-119页
        6.4.6 冲击断口分析第119-120页
        6.4.7 高温压缩性能第120-121页
        6.4.8 耐磨性能第121-123页
    6.5 再制造实施过程第123-125页
        6.5.1 焊前准备第123页
        6.5.2 堆焊合金层第123-124页
        6.5.3 焊后热处理第124页
        6.5.4 机加打磨及硬度检测第124-125页
    6.6 再制造生产结果及讨论第125-127页
        6.6.1 再制造生产第125页
        6.6.2 生产结果及讨论第125-127页
    6.7 本章总结第127-129页
7 结论及展望第129-133页
    7.1 结论第129-130页
    7.2 创新点第130-131页
    7.3 工作不足之处及展望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3页
附录第143-145页
    A. 作者在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3页
    B. 作者在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第143-145页
附件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绥靖油田长6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下一篇:川口油田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