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国外关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内关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框架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一) 主要框架 | 第12-13页 |
(二) 创新点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13页 |
(二) 课堂观察法 | 第13页 |
(三) 访谈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理论思考 | 第14-25页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第14-17页 |
(一) 责任、责任感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 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特征 | 第15-16页 |
(三) 社会责任感的层次 | 第16-17页 |
二、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意义 | 第17-25页 |
(一) 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理念 | 第17-18页 |
(二) 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 | 第18-22页 |
(三) 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意义 | 第22-25页 |
第二章 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5-33页 |
一、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现状的调查 | 第25-28页 |
二、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 社会责任感教学目标没有落到实处 | 第28-29页 |
(二) 教学方法未能达到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效果 | 第29-30页 |
(三) 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不够突出 | 第30页 |
三、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一) 教师的教学理念未及时更新 | 第30-31页 |
(二) 教学目标重知识轻情感 | 第31-32页 |
(三) 教学评价方式的限制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33-47页 |
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契合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要求 | 第33-34页 |
(一) 处理好知识与情感的关系,达到知情统一 | 第33-34页 |
(二) 处理好认知与行为的关系,达到知行统一 | 第34页 |
二、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情境教学,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 | 第34-41页 |
(一) 整合开发教材,有针对性地展开社会责任感教育 | 第35-38页 |
(二) 利用时政案例,增强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 第38-40页 |
(三) 采用情境教学,锻炼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 | 第40-41页 |
三、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如实反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 | 第41-44页 |
(一)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测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第42-43页 |
(二) 丰富评价内容来测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第43页 |
(三) 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完善社会责任感测评 | 第43-44页 |
四、探索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第44-47页 |
(一) 进行以“我的责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 第44-46页 |
(二) 开展“责任在我心”社区服务活动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 | 第53-54页 |
附录2: 部分听课记录 | 第54-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