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的理由 | 第8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二、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经济思想资源概述 | 第15-28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分析 | 第15-17页 |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 | 第15-16页 |
(一) 课程资源的界定 | 第15页 |
(二)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界定 | 第15-16页 |
二、经济思想资源的内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经济思想资源的分类 | 第17-20页 |
一、关键人物为线索:一个人的经济思想史 | 第17-18页 |
二、时间空间为经纬:中西经济思想史、当代经济思想 | 第18页 |
三、思想因子为界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 第18-19页 |
四、以存在状态区分:待创生、潜在、待开发、待利用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经济思想资源的特点 | 第20-23页 |
一、阶级性 | 第20-21页 |
二、历史性与现实性交织 | 第21-22页 |
三、理论化与生活化交融 | 第22页 |
四、宏观与微观共存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经济思想资源对《经济生活》教学的功能 | 第23-28页 |
一、激发学习兴趣 | 第23-24页 |
二、把握经济现象脉络 | 第24-25页 |
三、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 第25-26页 |
四、深化制度认同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经济思想资源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现状 | 第28-47页 |
第一节 探索的经验 | 第28-32页 |
一、注重经济思想资源的广度 | 第28-30页 |
二、注重经济思想资源的启智性 | 第30页 |
三、注重经济思想资源的实践指向 | 第30-31页 |
四、注重经济思想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形成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第32-40页 |
一、静态的经济思想资源 | 第32-34页 |
(一) 教科书中的经济思想资源碎片化 | 第32-33页 |
(二) 教师用书中的经济思想资源缺乏指导性 | 第33-34页 |
二、课堂中的经济思想资源 | 第34-40页 |
(一) 资源选用存在泛生活化倾向 | 第35页 |
(二) 资源呈现缺乏必要的思维过程 | 第35-37页 |
(三) 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缺乏广泛性 | 第37-38页 |
(四) 资源使用注重预设的结果而忽视生成的结果 | 第38页 |
(五) 资源总体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 第38-40页 |
第三节 问题原因分析 | 第40-47页 |
一、经济思想资源自身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一) 教科书式的经济思想资源视角局限 | 第40-41页 |
(二) 部分经济思想资源艰深难懂 | 第41页 |
(三) 西方主流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分歧 | 第41-42页 |
二、外部条件的影响 | 第42-47页 |
(一) 教师课程资源意识问题 | 第42-43页 |
(二) 教育教学环境对课程资源的影响 | 第43-45页 |
(三) 经济思想资源的研究对其开发利用的限制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经济思想资源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第47-65页 |
第一节 经济思想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 第47-51页 |
一、思想性原则 | 第47-48页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 | 第47页 |
(二) 注重经济道德内化过程 | 第47-48页 |
(三) 注重思维方式,启迪学生思考 | 第48页 |
二、科学性原则 | 第48-49页 |
(一) 内容的科学性 | 第48-49页 |
(二) 方法的科学性 | 第49页 |
三、经济性原则 | 第49-50页 |
(一) 时间的经济性 | 第49-50页 |
(二) 学习的经济性 | 第50页 |
(三) 内容的经济性 | 第50页 |
四、实践性原则 | 第50-51页 |
(一) 内容的实践意义指向 | 第50-51页 |
(二) 开发利用过程的实践指向 | 第51页 |
第二节 经济思想资源的选取和加工 | 第51-58页 |
一、经济思想资源的选取 | 第51-54页 |
(一) 基于课程标准,找准内容的连结点 | 第51页 |
(二) 基于学生需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 | 第51-52页 |
(三) 基于社会生活,找准生活中的热点 | 第52-53页 |
(四) 基于教师教学,找准教师的把控点 | 第53-54页 |
二、经济思想资源的加工 | 第54-58页 |
(一) 分类整理建立资源库 | 第54-55页 |
(二) 基于学情对经济思想资源进行生活化处理 | 第55页 |
(三) 基于资源本身对经济思想资源进行设疑处理 | 第55-56页 |
(四) 基于教学情境对经济思想资源进行作品化加工 | 第56-58页 |
第三节 经济思想资源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 第58-65页 |
一、运用经济学家轶事,导入新课 | 第58-59页 |
二、运用经济学说史,突破重难点 | 第59-60页 |
三、运用经济学家争议,培养思辨能力 | 第60-62页 |
四、运用经济学家悖论,拓展视野 | 第62-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附录1 课程资源使用情况观察表(样表) | 第66-67页 |
附录2 课程资源使用情况观察表-1 | 第67-69页 |
附录3 访谈提纲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