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4-3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无砟轨道发展应用概况 | 第15-20页 |
1.2.1 国外无砟轨道 | 第15-17页 |
1.2.2 我国无砟轨道 | 第17-20页 |
1.3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1.3.1 国外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2 国内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3.3 耐久性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1.3.4 耐久性寿命标准 | 第25页 |
1.4 无砟轨道耐久性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1.4.1 国外无砟轨道耐久性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1.4.2 国内无砟轨道耐久性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1.5 动荷载作用对耐久性影响研究现状 | 第28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8-31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6.2 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第2章 疲劳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 | 第31-56页 |
2.1 试件制作 | 第31-34页 |
2.1.1 试验原材料 | 第31-33页 |
2.1.2 试件制作与养护 | 第33-34页 |
2.2 试验方案 | 第34-40页 |
2.2.1 弯曲疲劳荷载加载方式 | 第34-35页 |
2.2.2 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测试 | 第35-37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37页 |
2.2.4 氯离子浓度测试方法 | 第37-38页 |
2.2.5 加载应力水平及频率选取 | 第38-40页 |
2.3 混凝土强度 | 第40-42页 |
2.3.1 立方体抗压强度 | 第40-41页 |
2.3.2 混凝土极限抗折强度 | 第41-42页 |
2.4 混凝土损伤变量 | 第42-43页 |
2.5 氯离子扩散深度分布 | 第43-44页 |
2.5.1 加载频率对氯离子扩散深度影响 | 第43页 |
2.5.2 应力水平对氯离子扩散深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2.6 扩散模型拟合结果 | 第44-51页 |
2.6.1 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 | 第44-47页 |
2.6.2 初始氯离子浓度 | 第47-48页 |
2.6.3 表面氯离子浓度 | 第48-49页 |
2.6.4 氯离子表观扩散系数 | 第49-51页 |
2.7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3章 疲劳荷载作用下氯离子扩散理论计算模型 | 第56-74页 |
3.1 氯离子扩散参数取值 | 第56-64页 |
3.1.1 表面氯离子浓度 | 第56-57页 |
3.1.2 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 | 第57-58页 |
3.1.3 氯离子扩散系数 | 第58-61页 |
3.1.4 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 第61-64页 |
3.2 混凝土体积应变计算 | 第64-66页 |
3.3 疲劳荷载作用下氯离子扩散计算方法 | 第66-67页 |
3.4 疲劳荷载作用下氯离子扩散算例 | 第67-72页 |
3.4.1 力学模型 | 第67-69页 |
3.4.2 扩散模型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4章 无砟轨道疲劳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 | 第74-94页 |
4.1 耐久性影响因素 | 第74-85页 |
4.1.1 混凝土碳化 | 第74-77页 |
4.1.2 混凝土冻融 | 第77-80页 |
4.1.3 钢筋锈蚀 | 第80-82页 |
4.1.4 预应力钢筋预应力损失 | 第82-83页 |
4.1.5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老化 | 第83-85页 |
4.2 荷载作用 | 第85-88页 |
4.2.1 列车荷载取值 | 第85-86页 |
4.2.2 温度梯度取值 | 第86-87页 |
4.2.3 列车荷载及温度梯度耦合作用 | 第87-88页 |
4.2.4 荷载循环周期 | 第88页 |
4.3 疲劳方程 | 第88-91页 |
4.3.1 混凝土疲劳 | 第88-90页 |
4.3.2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疲劳 | 第90-91页 |
4.4 寿命预测方法 | 第91-93页 |
4.4.1 疲劳伤损累积理论 | 第91页 |
4.4.2 基本假定 | 第91-92页 |
4.4.3 寿命预测方法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5章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疲劳耐久性寿命预测 | 第94-121页 |
5.1 环境特征及耐久性影响因素 | 第94-95页 |
5.1.1 环境特征 | 第94-95页 |
5.1.2 耐久性影响因素 | 第95页 |
5.2 耐久性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 第95-98页 |
5.2.1 混凝土冻融 | 第95页 |
5.2.2 冻融循环影响下的混凝土碳化 | 第95-96页 |
5.2.3 混凝土钢筋锈蚀 | 第96页 |
5.2.4 列车荷载选取 | 第96-97页 |
5.2.5 温度梯度选取 | 第97-98页 |
5.3 基本模型建立 | 第98-100页 |
5.3.1 计算模型 | 第98-99页 |
5.3.2 模型参数 | 第99页 |
5.3.3 荷载工况 | 第99-100页 |
5.4 疲劳应力幅值确定 | 第100-104页 |
5.4.1 轨道结构弯矩分布 | 第100-101页 |
5.4.2 轨道结构各部件应力计算 | 第101-103页 |
5.4.3 疲劳应力幅值确定 | 第103-104页 |
5.5 轨道结构疲劳寿命 | 第104-113页 |
5.5.1 轨道板耐久性疲劳寿命 | 第104-109页 |
5.5.2 底座板耐久性疲劳寿命 | 第109-111页 |
5.5.3 CA砂浆耐久性疲劳寿命 | 第111-113页 |
5.6 动荷载作用下对耐久性寿命的影响 | 第113-119页 |
5.6.1 疲劳荷载作用对碳化及钢筋锈蚀的影响 | 第113-116页 |
5.6.2 疲劳荷载作用对冻融的影响 | 第116-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致谢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