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 双酚A概述及其对人类和动物体的毒性作用 | 第15-17页 |
2 雄激素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 第17-19页 |
3 双酚A暴露对焦虑抑郁行为的影响 | 第19页 |
4 雄激素受体、GABAA-2α受体及ERK1/2信号通路与焦虑抑郁行为 | 第19-21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双酚A暴露对成年雄鼠雄激素水平和焦虑抑郁行为的影响 | 第22-33页 |
1 引言 | 第22-23页 |
2 材料 | 第23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2.2 试剂和器材 | 第23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3.1 去势模型建立 | 第23-24页 |
3.2 动物分组及药物处理 | 第24页 |
3.3 睾酮水平检测 | 第24页 |
3.4 行为学测试 | 第24-26页 |
3.4.1 旷场行为(OFT) | 第24-25页 |
3.4.2 高架十字迷宫(EPM) | 第25页 |
3.4.3 强迫游泳(FST) | 第25-26页 |
3.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页 |
4 实验结果 | 第26-30页 |
4.1 血清和脑内睾酮含量 | 第26-27页 |
4.1.1 血清睾酮含量 | 第26页 |
4.1.2 脑内睾酮含量 | 第26-27页 |
4.2 行为学检测 | 第27-30页 |
4.2.1 旷场行为 | 第27-28页 |
4.2.2 高架十字迷宫 | 第28-29页 |
4.2.3 强迫游泳 | 第29-30页 |
5 讨论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双酚A暴露对小鼠相关脑区雄激素受体和GABA受体以及ERK1/2活性的影响 | 第33-44页 |
1 引言 | 第33-3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4-38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34-35页 |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5页 |
2.3 方法 | 第35-37页 |
2.3.1 溶液配制 | 第35-36页 |
2.3.2 组织分离及蛋白的提取 | 第36-37页 |
2.3.3 Western Blot实验 | 第37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8页 |
4 讨论 | 第38-44页 |
4.1 海马和杏仁核脑区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 | 第38-41页 |
4.2 海马和杏仁核脑区GABAA-2αR的表达 | 第41页 |
4.3 海马和杏仁核脑区ERK1/2信号通路 | 第41-4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