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1.2 故障测距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 行波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2 输电线路故障暂态行波分析 | 第14-25页 |
| 2.1 故障行波基本理论 | 第14-16页 |
| 2.1.1 故障原理分析 | 第14-15页 |
| 2.1.2 故障行波的产生 | 第15-16页 |
| 2.2 三相线路相模变换 | 第16-20页 |
| 2.2.1 对称分量相模变换 | 第17-18页 |
| 2.2.2 凯伦贝尔相模变换 | 第18-19页 |
| 2.2.3 克拉克相模变换 | 第19页 |
| 2.2.4 新型相模变换 | 第19-20页 |
| 2.3 行波折反射原理分析 | 第20-21页 |
| 2.4 行波测距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2.4.1 A型单端故障测距原理 | 第21-23页 |
| 2.4.2 D型双端故障测距原理 | 第23-24页 |
| 2.5 小结 | 第24-25页 |
| 3 暂态行波信号提取 | 第25-34页 |
| 3.1 小波分析基本理论 | 第25-26页 |
| 3.1.1 小波变换 | 第25-26页 |
| 3.1.2 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分析法 | 第26页 |
| 3.2 S变换基本理论 | 第26-32页 |
| 3.2.1 S变换基本原理介绍 | 第27-28页 |
| 3.2.2 改进S变换推导 | 第28-31页 |
| 3.2.3 算法仿真分析 | 第31-32页 |
| 3.3 信号去噪 | 第32-33页 |
| 3.4 小结 | 第33-34页 |
| 4 基于单端法的故障测距算法实现 | 第34-57页 |
| 4.1 基于极性判别的波头识别方法 | 第34-35页 |
| 4.2 基于单端法的故障测距仿真实现 | 第35-43页 |
| 4.3 智能算法对单端测距的优化 | 第43-56页 |
| 4.3.1 神经网络算法介绍 | 第43-45页 |
| 4.3.2 故障测距神经网络模型拓扑结构设计 | 第45-47页 |
| 4.3.3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 | 第47-49页 |
| 4.3.4 样本处理 | 第49-50页 |
| 4.3.5 单端测距优化过程分析 | 第50-51页 |
| 4.3.6 仿真验证 | 第51-56页 |
| 4.4 小结 | 第56-57页 |
| 5 基于双端法的故障测距算法实现 | 第57-71页 |
| 5.1 基于双端法的单回线路故障测距仿真实现 | 第57-59页 |
| 5.2 T型线路故障支路判别 | 第59-61页 |
| 5.3 多端输电线路故障支路判别 | 第61-65页 |
| 5.4 故障支路判别矩阵的修正 | 第65-66页 |
| 5.5 基于双端法的T型线路故障测距仿真实现 | 第66-67页 |
| 5.6 基于双端法的多端线路故障测距仿真实现 | 第67-70页 |
| 5.7 小结 | 第70-71页 |
| 结论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