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慰安妇”索赔问题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23页 |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11-13页 |
1、选题缘起 | 第11-12页 |
2、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0-22页 |
1、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1-22页 |
(四)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22-23页 |
引言 | 第23页 |
一、中国“慰安妇”对日索赔现状 | 第23-34页 |
(一) 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的生存状况 | 第24-29页 |
1、中国“慰安妇”幸存者战时的困苦 | 第25-26页 |
2、中国“慰安妇”幸存者战后的无奈 | 第26-28页 |
3、中国“慰安妇”幸存者晚年的艰辛 | 第28-29页 |
(二) 中国“慰安妇”对日索赔诉讼情况 | 第29-34页 |
1、中国“慰安妇”对日索赔的法理依据 | 第30-32页 |
2、中国“慰安妇”对日索赔的进程和结果 | 第32-34页 |
二、中国“慰安妇”对日索赔举步维艰的原因 | 第34-42页 |
(一) 中国“慰安妇”对日索赔诉讼的法律障碍 | 第34-37页 |
1、所谓诉讼时效 | 第34-35页 |
2、所谓个人请求权 | 第35-36页 |
3、所谓国家无答责 | 第36-37页 |
(二) 中国政府放弃国家战争索赔的影响 | 第37-39页 |
1、中国政府放弃国家战争索赔的过程及影响 | 第37-38页 |
2、中国政府对民间索赔的态度 | 第38-39页 |
(三) 中国“慰安妇”幸存者自身及周边因素的影响 | 第39-42页 |
1、高龄化的幸存者 | 第39-40页 |
2、传统观念束缚下的家庭 | 第40页 |
3、缺少宽容的社会环境 | 第40-42页 |
三、克服中国“慰安妇”对日索赔诉讼障碍的措施 | 第42-47页 |
(一) 中国方面需努力克服各种障碍 | 第42-43页 |
(二) 在对日工作方面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 第43-45页 |
(三) 应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配合和支持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