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9-20页 |
1.1 马铃薯的机械化种植 | 第10-17页 |
1.1.1 国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14页 |
1.1.2 国内马铃薯种植机发展及现状 | 第14-17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 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关键技术 | 第19-20页 |
2 2CM2/4型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机的介绍 | 第20-24页 |
2.1 2CM2/4型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机的研制 | 第20页 |
2.2 2CM2/4型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机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 第20页 |
2.3 2CM/4型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机设计的关键技术 | 第20-21页 |
2.4 样机在试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第21-24页 |
2.4.1 开沟器 | 第21页 |
2.4.2 取土铲 | 第21-22页 |
2.4.3 输土装置 | 第22-23页 |
2.4.4 整形装置 | 第23-24页 |
3 2CM/4型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机的改进设计 | 第24-42页 |
3.1 开沟器结构改进设计与布置 | 第24-26页 |
3.1.1 开沟器的结构 | 第24-26页 |
3.1.2 开沟器的空间布置 | 第26页 |
3.2 取土部分的改进设计 | 第26-29页 |
3.2.1 取土铲结构设计 | 第27页 |
3.2.2 取土铲入土深度的计算 | 第27-29页 |
3.3 抛送装置的设计 | 第29-32页 |
3.3.1 抛送装置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3.3.2 抛送装置动力传递设计 | 第30-31页 |
3.3.3 抛送装置转速确定 | 第31-32页 |
3.4 输土装置的改进设计 | 第32-36页 |
3.4.1 输土装置的结构改进 | 第32-33页 |
3.4.2 输土装置边缘密封性的设计 | 第33-35页 |
3.4.3 输土装置运输能力的计算 | 第35-36页 |
3.5 浮动整形装置的设计 | 第36-40页 |
3.5.1 刮垄板的结构 | 第37-38页 |
3.5.2 浮动组件的组成及选用 | 第38-40页 |
3.6 整机的加工制造 | 第40-42页 |
4 垄形试验 | 第42-47页 |
4.1 垄形试验目的 | 第42页 |
4.2 田间试验条件 | 第42页 |
4.3 试验材料准备 | 第42页 |
4.4 试验设备及工具 | 第42-43页 |
4.5 试验过程 | 第43页 |
4.6 垄形试验结果 | 第43-44页 |
4.7 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44-46页 |
4.8 试验小结 | 第46-47页 |
5 作业性能指标测定试验 | 第47-50页 |
5.1 性能测定试验目的 | 第47页 |
5.2 田间试验条件 | 第47页 |
5.3 试验材料的准备 | 第47页 |
5.4 试验设备 | 第47页 |
5.5 性能测定试验过程 | 第47页 |
5.6 工作性能试验数据的采集 | 第47-48页 |
5.7 试验数据处理 | 第48-49页 |
5.8 试验小结 | 第49-50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0-51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建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