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收费公路PPP项目收益补偿模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PPP模式补偿现状研究第11-12页
        1.2.2 国内PPP模式补偿现状研究第12-13页
        1.2.3 文献评述第13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6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16-24页
    2.1 PPP模式概述第16页
    2.2 收费公路PPP项目收益补偿相关理论第16-20页
        2.2.1 收费公路PPP项目的经济特性第16-18页
        2.2.2 收费公路PPP项目收益补偿内涵第18-19页
        2.2.3 收费公路PPP项目收益补偿的必要性第19页
        2.2.4 收费公路PPP项目收益补偿的主客体第19-20页
    2.3 博弈论及相关理论第20-23页
        2.3.1 博弈论概述第20-21页
        2.3.2 委托-代理理论第21-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收费公路PPP项目收益补偿模型构建与分析第24-47页
    3.1 收益补偿问题描述第24页
    3.2 前提假设及基准模型第24-27页
        3.2.1 前提假设第24-26页
        3.2.2 基准模型第26-27页
    3.3“补建设”情形下的收益补偿模型构建与分析第27-33页
    3.4“补运营”情形下的收益补偿模型构建与分析第33-46页
        3.4.1 基于运营期收入的补偿第33-37页
        3.4.2 基于运营期成本的补偿第37-41页
        3.4.3 基于运营期利润的补偿第41-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实证研究第47-59页
    4.1 项目背景第47页
    4.2 项目经济分析第47-51页
        4.2.1 项目运营成本预测第47-49页
        4.2.2 项目运营期收入预测第49-50页
        4.2.3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第50-51页
    4.3 项目收益补偿分析第51-56页
        4.3.1 项目补偿模型中参数值的确定第51-52页
        4.3.2“补建设”情形下补偿额的测算第52-54页
        4.3.3“补运营”情形下补偿额的测算第54-56页
    4.4 项目采用PPP模式的适用性分析及补偿建议第56-58页
        4.4.1 项目采用PPP模式的适用性分析第56-57页
        4.4.2 项目收益补偿建议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页
    5.2 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LAC3D的兰州地铁穿越黄河段渗流场—力场耦合研究
下一篇:基于改进灰色系统理论的铁路绿色施工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