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MBR工艺的脱氮除磷及节能优化的模拟研究--以昆明某水质净化厂为例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水污染问题及污水处理现状 | 第11-14页 |
1.1.1 水污染状况 | 第11-12页 |
1.1.2 国内外污水处理现状 | 第12-14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1 污水处理厂的背景情况 | 第15-16页 |
1.3 能耗的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3.1 污水处理过程碳排放 | 第16-18页 |
1.3.2 能耗计算方法 | 第18-19页 |
1.3.3 水厂能耗情况 | 第19-20页 |
1.3.4 节能问题存在研究和主要发展趋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脱氮除磷工艺和模型模拟软件 | 第22-36页 |
2.1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 第22-23页 |
2.1.1 生物脱氮 | 第22页 |
2.1.2 生物除磷 | 第22-23页 |
2.2 传统氮磷去除工艺 | 第23-26页 |
2.2.1 传统生物处理 | 第23-24页 |
2.2.2 MBR及其改进 | 第24-25页 |
2.2.3 A2OA-MBR工艺 | 第25-26页 |
2.3 建立模型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2.3.1 优化设计 | 第26-27页 |
2.3.2 优化运行 | 第27页 |
2.3.3 提高处理能力 | 第27-28页 |
2.4 模型的适用性 | 第28-31页 |
2.4.1 国内模拟应用进展 | 第30-31页 |
2.5 常用的仿真软件 | 第31-36页 |
第三章 对工艺的建模研究 | 第36-46页 |
3.1 模型建立 | 第36-39页 |
3.2 静态模拟 | 第39-41页 |
3.3 动态模拟 | 第41-43页 |
3.4 对模型的进一步探究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优化设计 | 第46-52页 |
4.1 优化方向的选取 | 第46-47页 |
4.2 投药浓度的优化设计 | 第47页 |
4.3 曝气单元的优化设计 | 第47-48页 |
4.4 多点进水及回流比的优化设计 | 第48-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建议与展望 | 第52-53页 |
5.3 创新点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