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有封缄物的刑事定性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 第2章 非法占有封缄物行为概述 | 第9-16页 |
| 2.1 封缄物的刑法属性 | 第9-12页 |
| 2.1.1 封缄物的刑法概念 | 第9-11页 |
| 2.1.2 封缄物的司法认定 | 第11-12页 |
| 2.2 非法占有封缄物行为的含义 | 第12页 |
| 2.3 非法占有封缄物行为的特点 | 第12-16页 |
| 2.3.1 行为的对象特殊 | 第13页 |
| 2.3.2 行为的手段特殊 | 第13-14页 |
| 2.3.3 行为的内容特殊 | 第14-16页 |
| 第3章 封缄物占有归属的学说之争 | 第16-22页 |
| 3.1 封缄物占有理论的起源 | 第16页 |
| 3.2 封缄物占有归属的学说 | 第16-22页 |
| 3.2.1 委托者占有说 | 第16-17页 |
| 3.2.2 受托者占有说 | 第17-18页 |
| 3.2.3 区别占有说 | 第18-19页 |
| 3.2.4 修正区别说 | 第19-20页 |
| 3.2.5 体积大小说 | 第20-22页 |
| 第4章 刑法中的占有理论 | 第22-29页 |
| 4.1 刑法中占有的含义 | 第22-25页 |
| 4.1.1 刑法中占有的重要性 | 第22-23页 |
| 4.1.2 刑法中占有含义的界定 | 第23-25页 |
| 4.2 刑法中占有的构成 | 第25-27页 |
| 4.2.1 占有的意思 | 第25-26页 |
| 4.2.2 占有的事实 | 第26-27页 |
| 4.3 刑法中占有的特点 | 第27页 |
| 4.4 刑法中占有与民法中占有之异同 | 第27-29页 |
| 第5章 非法占有封缄物行为的刑事定性及理论完善 | 第29-36页 |
| 5.1 封缄物占有归属理论的评析 | 第29-31页 |
| 5.2 非法占有封缄物行为的刑事定性 | 第31-33页 |
| 5.2.1 非法占有封缄物整体行为的定性 | 第32页 |
| 5.2.2 非法占有封缄内容物行为的定性 | 第32-33页 |
| 5.3 非法占有封缄物定性的罪刑均衡问题 | 第33-3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