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7-18页 |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乘法器原理及其应用 | 第20-38页 |
2.1 模拟乘法器模型 | 第20-21页 |
2.2 模拟乘法器的计算误差和基本性能参数 | 第21-23页 |
2.2.1 模拟乘法器的计算误差 | 第21-23页 |
2.2.2 基本性能参数 | 第23页 |
2.3 经典的四象限模拟乘法器 | 第23-27页 |
2.3.1 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传输特性 | 第24-25页 |
2.3.2 二象限模拟乘法器基本单元 | 第25-26页 |
2.3.3 四象限模拟乘法器基本单元 | 第26-27页 |
2.4 其他种类的模拟乘法器 | 第27-30页 |
2.4.1 电流模式的四象限模拟乘法器 | 第28-29页 |
2.4.2 MOS结构四象限模拟乘法器 | 第29页 |
2.4.3 开关电容型模拟乘法器 | 第29-30页 |
2.5 模拟乘法器的应用 | 第30-36页 |
2.5.1 基本运算 | 第31-33页 |
2.5.2 在通讯领域的应用 | 第33-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模拟电路低功耗设计方法 | 第38-46页 |
3.1 CMOS电路功耗来源 | 第38-40页 |
3.2 低压低功耗模拟电路设计中的问题 | 第40-41页 |
3.3 模拟电路的低功耗设计方法 | 第41-45页 |
3.3.1 亚阈值工作区 | 第41-42页 |
3.3.2 阈值电压降低技术 | 第42-43页 |
3.3.3 横向BJT技术 | 第43页 |
3.3.4 电流模式电路 | 第43-44页 |
3.3.5 其他低功耗设计方法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亚阈值乘法器设计相关技术 | 第46-62页 |
4.1 MOS管亚阈值特性 | 第46-50页 |
4.1.1 MOSFET结构 | 第46-47页 |
4.1.2 阈值电压 | 第47-49页 |
4.1.3 亚阈值电导 | 第49-50页 |
4.2 衬底偏置效应 | 第50-51页 |
4.3 沟道长度调制效应 | 第51-53页 |
4.4 电流镜基本原理 | 第53-56页 |
4.4.1 基本电流镜 | 第54页 |
4.4.2 共源共栅电流镜 | 第54-56页 |
4.5 多输入浮栅晶体管 | 第56-58页 |
4.5.1 浮栅晶体管的结构 | 第56页 |
4.5.2 多输入浮栅晶体管(MIFG MOS) | 第56-58页 |
4.5.3 多输入浮栅晶体管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58页 |
4.6 准浮栅晶体管技术 | 第58-6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亚阈值四象限电流镜乘法器设计 | 第62-74页 |
5.1 电流镜实现乘法单元 | 第62-64页 |
5.2 衬底驱动实现乘数 | 第64-66页 |
5.3 差分四象限实现方法 | 第66-67页 |
5.4 电压模输入及输出 | 第67-69页 |
5.5 利用准浮栅技术实现差分电压输入及提高线性范围 | 第69-71页 |
5.6 完整乘法器电路图 | 第71-7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亚阈值四象限乘法器电路仿真 | 第74-80页 |
6.1 电路中器件的参数及版图 | 第74-75页 |
6.2 衬底驱动与栅驱动对比 | 第75-76页 |
6.3 准浮栅结构分压和提供直流偏置电压的效果 | 第76页 |
6.4 乘法器的直流传输特性 | 第76-77页 |
6.5 乘法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 第77-78页 |
6.6 利用乘法器实现倍频 | 第78页 |
6.7 利用乘法器实现调幅 | 第78-79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