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县地名的语言学考察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20页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10-11页 |
1. 选题缘起 | 第10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1. 地名学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2. 语言学角度的地名研究 | 第12-13页 |
3. 河北方言研究成果及方言调查资料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语料来源 | 第15页 |
(四) 河北易县概述 | 第15-20页 |
1. 气候与水文 | 第15-16页 |
2.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3. 建制沿革 | 第16-20页 |
一、河北易县地名的构成分析 | 第20-29页 |
(一) 专名和通名 | 第20页 |
(二) 河北易县地名的构成分类 | 第20-28页 |
1. 河北易县地名中的通名成分统计分析 | 第21-25页 |
2. 河北易县地名中的专名成分统计分析 | 第25-28页 |
(三) 小结 | 第28-29页 |
二、河北易县地名的造词方式 | 第29-36页 |
(一) 原生地名 | 第30-31页 |
1. 双音节地名较多 | 第30-31页 |
2. 常以山水等地理实体为命名依据 | 第31页 |
(二) 非原生地名 | 第31-35页 |
1. 派生地名 | 第32-33页 |
2. 转类地名 | 第33-35页 |
(三) 小结 | 第35-36页 |
三、河北易县地名的语音状况考察 | 第36-56页 |
(一) 河北易县地名的音节特点 | 第36-38页 |
(二) 河北易县方言声韵母系统 | 第38-39页 |
(三) 河北易县异读地名分析 | 第39-56页 |
1. 文白异读 | 第39-43页 |
2. 古音遗留造成的异读 | 第43-46页 |
3. 语流音变造成的异读 | 第46-50页 |
4. 滞后异读 | 第50-51页 |
5. 其他因素造成的异读 | 第51-56页 |
四、河北易县地名与地域文化 | 第56-65页 |
(一) 河北易县地名与宗教信仰 | 第56-57页 |
(二) 河北易县地名与燕下都 | 第57-59页 |
1. 与燕国建筑文化相关的地名 | 第58页 |
2. 与燕国传说有关的地名 | 第58页 |
3. 其他与燕下都有关的地名 | 第58-59页 |
(三) 河北易县地名与清西陵 | 第59-60页 |
(四) 长城与河北易县地名 | 第60-62页 |
(五) 河北易县地名与水文 | 第62-64页 |
(六) 河北易县地名与古代邮驿机构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