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单线图自动成图技术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自动成图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单线图自动生成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自动成图基础 | 第18-36页 |
2.1 单线图自动成图概述 | 第18-22页 |
2.1.1 自动成图简介 | 第18页 |
2.1.2 多目标合并优化方法简介 | 第18-20页 |
2.1.3 相关标准简介 | 第20-22页 |
2.2 新型多目标分解方法简介 | 第22-24页 |
2.3 多目标分解方法相关基础知识 | 第24-35页 |
2.3.1 图论的相关基础知识 | 第24-25页 |
2.3.2 ST-number算法 | 第25-28页 |
2.3.3 ST-number生成方法 | 第28-30页 |
2.3.4 平面图的对偶图 | 第30-31页 |
2.3.5 最小代价流 | 第31-33页 |
2.3.6 最小代价流求法 | 第33-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多目标分解方法算法设计 | 第36-55页 |
3.1 电力元件的平面化布置 | 第36-45页 |
3.1.1 PQ-tree | 第37-38页 |
3.1.2 PQ-tree形成平面拓扑 | 第38-44页 |
3.1.3 改进PQ-tree算法生成平面嵌入 | 第44-45页 |
3.2 利用最小代价流生成正交图形 | 第45-52页 |
3.2.1 有限制的最小代价流绘制正交图形 | 第45-50页 |
3.2.2 用添加虚拟点的方式加以改进 | 第50-52页 |
3.3 利用对偶图性质对图形压缩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单线图自动成图技术的验证与开发 | 第55-66页 |
4.1 程序开发简介 | 第55-56页 |
4.1.1 基本信息简介 | 第55页 |
4.1.2 软件功能结构 | 第55-56页 |
4.2 多目标分解算法实现流程 | 第56-59页 |
4.3 算例展示与分析 | 第59-65页 |
4.3.1 多目标合并方法算例展示分析 | 第59-63页 |
4.3.2 多目标分解方法算例展示分析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