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论文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十七世纪东北亚局势述略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明末东北亚政局与“丁卯胡乱”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丙子之役”与朝鲜被迫降清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孝宗北伐与清鲜关系之危机 | 第20-24页 |
第二章 康雍乾时期朝鲜的“反清复明”实践 | 第24-32页 |
第一节 “匪风下泉之思”:朝鲜的尊周思明情结 | 第24-28页 |
一、设立大报坛崇祀明朝皇帝 | 第24-26页 |
二、不忍缚送明朝漂人和善待明朝后裔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明亡之后无中国”:朝鲜的正统情结 | 第28-32页 |
一、尊明正朔 | 第28-29页 |
二、编修南明史及尊周类史书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清对朝鲜的应对政策 | 第32-58页 |
第一节 清对朝鲜的高压政策 | 第32-39页 |
第二节 清对朝鲜的“字小”政策 | 第39-58页 |
一、减少岁币贡物 | 第40-42页 |
二、减少使行次数,规范使行制度 | 第42-45页 |
三、优待朝鲜 | 第45-50页 |
四、陈奏辩诬,无不请准 | 第50-58页 |
第四章:朝鲜对华观的演变及原因探析 | 第58-78页 |
第一节 从想象到体验:朝鲜对华观的演变 | 第58-71页 |
一、对清朝认识的变化 | 第58-64页 |
二、朝鲜人眼中的清朝皇帝 | 第64-67页 |
三、对满人认识的变化 | 第67-71页 |
第二节 朝鲜对华观演变原因和评价 | 第71-78页 |
一、清朝儒化的成功和儒化政策的推行 | 第71-72页 |
二、“北伐论”到“北学派”:朝鲜新“华夷观”的出现 | 第72-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表 | 第86-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