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论文

大黄鱼溶菌酶对鳗弧菌胁迫的响应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24页
    1.1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15-17页
        1.1.1 免疫细胞第16页
        1.1.2 免疫因子第16-17页
    1.2 溶菌酶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1 溶菌酶的发现历程第17页
        1.2.2 溶菌酶的分类第17-18页
        1.2.3 动物型溶菌酶的结构第18页
        1.2.4 动物型溶菌酶的生物学特性第18-19页
        1.2.5 溶菌酶的应用第19-20页
    1.3 硬骨鱼类溶菌酶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1 硬骨鱼类溶菌酶种类第20-21页
        1.3.2 硬骨鱼类溶菌酶的结构特征第21页
        1.3.3 两种溶菌酶在硬骨鱼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第21-22页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路线第22-24页
第二章 大黄鱼c型溶菌酶的鉴定及其表达特征分析第24-48页
    2.1 实验材料获取第24-25页
    2.2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第25-27页
        2.2.1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2.2 实验所用试剂及相关溶液的配制第26-27页
    2.3 实验方法第27-32页
        2.3.1 提取样品RNA及RNA检测第27页
        2.3.2 CDNA的合成第27-29页
        2.3.3 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回收第29页
        2.3.4 胶回收产物与T载体连接第29-30页
        2.3.5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转化实验第30页
        2.3.6 阳性克隆的检测第30页
        2.3.7 RT-q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0-31页
        2.3.8 实验中用到的软件第31-32页
    2.4 实验结果第32-44页
        2.4.1 大黄鱼c型溶菌酶ORF获得及序列分析结果第32-34页
        2.4.2 大黄鱼c型溶菌酶同源性分析及进化树的构建第34-37页
        2.4.3 大黄鱼c型溶菌酶基因结构分析第37-38页
        2.4.4 大黄鱼c型溶菌酶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第38-40页
        2.4.5 鳗弧菌侵染后c型溶菌酶表达变化结果第40-44页
    2.5 讨论第44-46页
        2.5.1 大黄鱼c型溶菌酶ORF序列分析第44-45页
        2.5.2 大黄鱼c型溶菌酶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第45-46页
        2.5.3 鳗弧菌感染后大黄鱼c型溶菌酶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第46页
    2.6 小结第46-48页
第三章 大黄鱼g型溶菌酶基因的鉴定以及表达特征分析第48-62页
    3.1 实验材料第48页
    3.2 实验仪器试剂第48页
    3.3 实验方法第48页
    3.4 实验结果第48-59页
        3.4.1 大黄鱼g型溶菌酶ORF的获取与序列分析结果第48-49页
        3.4.2 大黄鱼g型溶菌酶同源性分析及进化树的构建第49-52页
        3.4.3 大黄鱼g型溶菌酶基因结构分析第52-53页
        3.4.4 大黄鱼g型溶菌酶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第53-55页
        3.4.5 鳗弧菌侵染后大黄鱼g型溶菌酶表达变化结果第55-59页
    3.5 讨论第59-60页
        3.5.1 大黄鱼g型溶菌酶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分析第59页
        3.5.2 大黄鱼g型溶菌酶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第59-60页
        3.5.3 鳗弧菌感染大黄鱼后对g型溶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第60页
    3.6 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3页
    4.1 总结第62页
    4.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致谢第71-72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油/LNG双燃料发动机超负荷工况燃烧性能仿真研究
下一篇:基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互联网资源利用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