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8页 |
| 1.1 选题与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框架 | 第15-18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1.4.3 总体框架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 2.1 互联网资源的界定 | 第18-19页 |
| 2.2 互联网配套资源 | 第19-20页 |
| 2.3 互联网资源传导路径 | 第20-25页 |
| 第三章 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传导路径上的节点分析 | 第25-38页 |
| 3.1 传导路径上的互联网资源分析 | 第25-29页 |
| 3.2 农村互联网资源的使用 | 第29-32页 |
| 3.3 农村经济的新业态 | 第32-35页 |
| 3.4 典型地区重点调查 | 第35-38页 |
| 第四章 互联网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38-44页 |
| 4.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38-39页 |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分析 | 第39-42页 |
| 4.3 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优化对策 | 第44-47页 |
| 5.1 农村互联网资源的优化对策 | 第44页 |
| 5.2 配套资源的优化对策 | 第44-45页 |
| 5.3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建议 | 第45页 |
| 5.4 基本结论 | 第45-47页 |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