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中信银行B分行外汇衍生品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14-29页 |
2.1 客户群体发展状况不佳 | 第14-16页 |
2.1.1 客户群体基础薄弱 | 第14-15页 |
2.1.2 客户群体发展空间狭窄 | 第15-16页 |
2.2 产品交易规模扩展困难 | 第16-21页 |
2.2.1 远期结售汇业务减少 | 第16-17页 |
2.2.2 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业务趋于零 | 第17-19页 |
2.2.3 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业务交易量下滑 | 第19页 |
2.2.4 利率掉期业务审批困难 | 第19-20页 |
2.2.5 期权业务以套利为主 | 第20页 |
2.2.6 外汇买卖业务基本停滞 | 第20-21页 |
2.3 产品定价能力偏弱 | 第21-27页 |
2.3.1 远期结售汇定价没有优势 | 第21-24页 |
2.3.2 NDF交易情况恶化 | 第24-26页 |
2.3.3 期权定价无法有效抵抗市场风险 | 第26-27页 |
2.4 业务风险加深 | 第27-29页 |
2.4.1 违约风险增加 | 第27页 |
2.4.2 市场风险难测 | 第27-28页 |
2.4.3 业务风险控制薄弱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中信银行B分行外汇衍生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9-35页 |
3.1 客户服务水平低 | 第29-31页 |
3.1.1 分支机构扩张受制度控制较严 | 第29页 |
3.1.2 产品营销的专业能力和力度不高 | 第29-30页 |
3.1.3 人员输出频繁 | 第30页 |
3.1.4 客户认可度不高 | 第30-31页 |
3.2 外汇衍生品规模发展和定价模式不健全 | 第31-32页 |
3.2.1 NDF业务客户储备量少 | 第31页 |
3.2.2 对外汇衍生品的交易作用认知窄 | 第31-32页 |
3.2.3 NDF定价没有利用双重定价模式 | 第32页 |
3.3 外汇衍生品业务风险控制能力低 | 第32-35页 |
3.3.1 客户准入不严 | 第32-33页 |
3.3.2 制度执行不利 | 第33页 |
3.3.3 全流程风险意识低 | 第33-34页 |
3.3.4 平仓机制不完善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中信银行B分行外汇衍生业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35-45页 |
4.1 构建代客外汇衍生品业务客户服务新理念 | 第35-36页 |
4.1.1 充分挖掘客户资源 | 第35页 |
4.1.2 提高客户认可度 | 第35-36页 |
4.1.3 提高专业产品营销能力 | 第36页 |
4.2 调整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结构 | 第36-38页 |
4.2.1 提高普通远期结售汇交易规模 | 第36-37页 |
4.2.2 NDF交易份额的合理配置 | 第37页 |
4.2.3 完善结构性外汇产品的功能 | 第37-38页 |
4.2.4 开展代理同业外汇资金业务 | 第38页 |
4.2.5 提高产品团队专业能力 | 第38页 |
4.3 优化外汇衍生产品定价 | 第38-41页 |
4.3.1 调低普通远期结售汇价格 | 第39页 |
4.3.2 NDF交易定价差异化 | 第39-40页 |
4.3.3 合理提升产品的价格补充优势 | 第40-41页 |
4.4 优化外汇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策略 | 第41-45页 |
4.4.1 提高客户管理的风险意识 | 第41-42页 |
4.4.2 强化合规风险管理 | 第42页 |
4.4.3 加强全流程风险意识 | 第42-43页 |
4.4.4 完善外汇业务考核激励机制 | 第43-44页 |
4.4.5 进行系统改造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