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3.1 职业教育 | 第15-16页 |
1.3.2 中职卫生职业教育 | 第16页 |
1.3.3 职业道德教育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1.4.3 访谈法 | 第18-19页 |
2 中职卫生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2.1 中职卫生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 第19-20页 |
2.1.1 职业道德教育方法陈旧 | 第19-20页 |
2.1.2 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 | 第20页 |
2.1.3 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单一 | 第20页 |
2.2 中职卫生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不足 | 第20-23页 |
2.2.1 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忽视 | 第20-22页 |
2.2.2 职业道德教育相对于医护行业发展的滞后性 | 第22-23页 |
3 中职卫生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3-29页 |
3.1 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的特殊性 | 第23页 |
3.2 中职卫生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 第23-24页 |
3.3 中职卫生学校学生普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及作用认识不够 | 第24-26页 |
3.4 中职卫生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人文科学的渗透 | 第26页 |
3.5 中职卫生学校与对口就业单位沟通联系不足 | 第26-27页 |
3.6 当前复杂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第27-29页 |
4 提升中职卫生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对策及建议 | 第29-36页 |
4.1 加强人文关怀,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29页 |
4.2 多渠道、分层次加强中职卫生学校课堂内外的职业道德教育 | 第29-33页 |
4.2.1 在教学中结合医护工作的特点,善用案例教学创设职业道德教育情境 | 第30-31页 |
4.2.2 在实训实习课上融入职业道德教育 | 第31-32页 |
4.2.3 多渠道开展,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各项校园活动中 | 第32页 |
4.2.4 在校本课程中开展职业道德实践性教育 | 第32-33页 |
4.3 构建合理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 第33-34页 |
4.3.1 建立合理的评价原则和标准 | 第33页 |
4.3.2 结合医疗卫生行业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综合衡量学生学业情况 | 第33-34页 |
4.4 完善中职卫生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 第34-35页 |
4.4.1 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 | 第34页 |
4.4.2 教师应了解用人单位对医护生人文素养的要求 | 第34-35页 |
4.4.3 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 | 第35页 |
4.5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中职卫生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 第35-36页 |
5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 第41-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