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13-14页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基本理论概述第14-25页
    (一)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及其理论依据第14-18页
        1.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第14页
        2.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第14-16页
        3.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及其理论依据第16-18页
    (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第18-19页
        1. 主体性原则第18页
        2. 层次性原则第18-19页
        3. 实践性原则第19页
        4. 连贯性原则第19页
    (三)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1. 以爱岗敬业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感教育第19-20页
        2. 以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操守教育第20页
        3. 以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为宗旨的职业道德精神教育第20页
        4. 以遵纪守法为规范的职业道德纪律教育第20-21页
    (四)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第21-25页
        1. 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第21页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第21-22页
        3. 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22-23页
        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实需要第23-25页
二、当代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第25-33页
    (一)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第25-28页
        1. 调查对象第25页
        2. 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第25-26页
        3. 统计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第26-28页
    (二) 当代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1. 观念滞后第28-29页
        2. 途径单一第29页
        3. 缺乏专业师资第29-30页
        4. 评价方式单调第30页
    (三) 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0-33页
        1. 社会环境影响第30-31页
        2. 学校环境影响第31页
        3. 大学生个人因素第31-33页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第33-38页
    (一) 以德育教育为依托促进职业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第33-34页
    (二) 以校园活动为平台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新思路第34-35页
    (三)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新途径第35-36页
    (四) 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契机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第36-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第41-45页
后记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新生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下一篇:中职生学校归属感、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以石家庄市城乡建设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