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拟人机器人手臂鲁棒非线性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说明第14-16页
注释第16-17页
1 绪论第17-4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30页
    1.2 拟人机器人手臂研究现状第30-35页
    1.3 纯软体机器人研究现状第35-38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其组织结构第38-41页
        1.4.1 研究内容第38-40页
        1.4.2 组织结构第40-41页
    1.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2 基本理论及问题描述第42-60页
    2.1 二关节机器人臂系统第42-45页
        2.1.1 系统介绍第42-43页
        2.1.2 动态模型第43-45页
    2.2 多关节人臂系统第45-48页
        2.2.1 系统介绍第45-46页
        2.2.2 动态模型第46-47页
        2.2.3 运动机理及其多关节粘弹性第47-48页
    2.3 基于演算子理论的鲁棒右互质分解技术第48-57页
        2.3.1 非线性系统理论基础第48-50页
        2.3.2 演算子理论第50-53页
        2.3.3 基于演算子理论的右互质分解技术第53-55页
        2.3.4 基于演算子理论的鲁棒右互质分解技术第55-57页
    2.4 研究问题描述第57-59页
    2.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3 软体驱动器特性分析及其建模第60-74页
    3.1 引言第60-61页
    3.2 软体驱动器的结构与原理第61-63页
    3.3 一种单腔双向弯曲软体驱动器第63-64页
    3.4 单腔双向弯曲软体驱动器特性分析及其实验系统第64-69页
    3.5 单腔双向弯曲软体驱动器建模第69-72页
        3.5.1 弯曲角度模型第70-71页
        3.5.2 力模型第71-72页
    3.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4 拟人机器人手臂鲁棒非线性控制设计第74-89页
    4.1 引言第74-75页
    4.2 总体框架设计第75-76页
    4.3 机器人臂鲁棒非线性控制第76-81页
        4.3.1 控制系统设计第76-77页
        4.3.2 鲁棒稳定跟踪特性分析第77-81页
    4.4 软手指鲁棒非线性控制第81-88页
        4.4.1 控制系统设计第81-88页
    4.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5 基于实验数据的仿真验证第89-98页
    5.1 引言第89页
    5.2 粘弹性在线测量系统第89-92页
    5.3 基于实验数据的仿真第92-97页
        5.3.1 机器人臂第92-93页
        5.3.2 软手指第93-97页
    5.4 本章小结第97-9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8-101页
    6.1 结论第98-99页
    6.2 展望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4-116页
    个人简历第114页
    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式识别的自动化生产过程质量智能诊断研究
下一篇:晚卵泡期孕酮水平对卵巢中反应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