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紫马铃薯的概述 | 第13-17页 |
| ·紫马铃薯的概述 | 第13-16页 |
| ·紫马铃薯的生物活性物质 | 第16-17页 |
| ·紫马铃薯花色苷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紫马铃薯花色苷的结构 | 第17-18页 |
| ·紫马铃薯花色苷结构与稳定性 | 第18-19页 |
| ·紫马铃薯花色苷的生物活性 | 第19-20页 |
| ·紫马铃薯花色苷的提取方法 | 第20-21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紫马铃薯花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3-28页 |
| ·前言 | 第23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3页 |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3页 |
| ·仪器设备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 ·紫马铃薯干粉的制备 | 第23页 |
| ·紫马铃薯花色苷的测定 | 第23-24页 |
| ·紫马铃薯花色苷的单因素提取试验 | 第24-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7页 |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25页 |
| ·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25-26页 |
| ·提取溶剂乳酸浓度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26页 |
| ·提取时间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26页 |
| ·提取温度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 ·料液比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紫马铃薯花色苷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 第28-33页 |
| ·前言 | 第28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页 |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8页 |
| ·仪器设备 | 第28页 |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 ·紫马铃薯花青素稳定性检测方法 | 第28-29页 |
| ·紫马铃薯花色苷在不同pH与温度下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 第29页 |
| ·紫马铃薯花色苷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方法 | 第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2页 |
| ·pH值对紫马铃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 ·温度对紫马铃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31页 |
| ·时间对紫马铃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31页 |
| ·光照对紫马铃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不同添加物对紫马铃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41页 |
| ·前言 | 第33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3页 |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 ·仪器设备 | 第33页 |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 ·不同抗氧化剂对紫马铃薯色素稳定性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 ·不同金属离子对紫马铃薯色素稳定性试验方法 | 第34页 |
| ·不同甜味剂对紫马铃薯色素稳定性试验方法 | 第34页 |
| ·其他色素对紫马铃薯色素稳定性试验方法 | 第34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 ·抗氧化剂对紫马铃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 ·金属离子对紫马铃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页 |
| ·甜味剂对紫马铃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39页 |
| ·其他辅色素对紫马铃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第50-51页 |
| 承诺书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