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 ·资源 | 第13-14页 |
| ·课程资源 | 第14页 |
| ·艺术课程资源 | 第14页 |
| ·乡土艺术课程资源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 第2章 湘西苗族小学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概述 | 第19-25页 |
| ·湘西苗族小学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 第19-22页 |
| ·生活性原则 | 第19-20页 |
| ·适宜性原则 | 第20-21页 |
| ·教育性原则 | 第21-22页 |
| ·湘西苗族小学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依据 | 第22-25页 |
|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第22-23页 |
| ·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理论 | 第23页 |
|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23-25页 |
| 第3章 阿拉营镇A小学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调查分析 | 第25-71页 |
| ·阿拉营镇A小学的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 ·A小学乡土艺术课程资源状况概述 | 第26-36页 |
| ·民间文学 | 第26-28页 |
| ·民间音乐 | 第28-30页 |
| ·民间舞蹈 | 第30-31页 |
| ·民间戏曲 | 第31-32页 |
| ·民间工艺 | 第32-34页 |
| ·民间建筑 | 第34-36页 |
| ·A小学乡土艺术课程资源的特点 | 第36-39页 |
| ·多彩的生活性 | 第36-37页 |
| ·质朴的原生性 | 第37-38页 |
| ·广泛的群体性 | 第38页 |
| ·艺术的审美性 | 第38-39页 |
| ·较强的综合性 | 第39页 |
| ·A小学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39-71页 |
| ·教师的认识现状 | 第40-42页 |
| ·内容的选择范围 | 第42-62页 |
| ·开发利用的途径 | 第62-63页 |
| ·取得的成绩 | 第63-66页 |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66-71页 |
| 第4章 苗族小学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 第71-81页 |
| ·培训师资队伍 | 第71-73页 |
| ·校外培训 | 第71-72页 |
| ·校内培训 | 第72-73页 |
| ·建立并完善课程资源的管理制度 | 第73-77页 |
| ·将苗族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作为A小学课程改革计划的亮点之一 | 第73-74页 |
| ·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库并进行有效管理 | 第74-75页 |
| ·构建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和评价制度 | 第75-76页 |
|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外援 | 第76-77页 |
| ·积极拓展开发的途径 | 第77-78页 |
| ·积极编制苗族艺术校本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第77页 |
| ·创设苗族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 第77页 |
| ·积极营造利于苗族艺术传播的学校氛围 | 第77-78页 |
| ·拓宽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 第78-81页 |
| ·小学教师是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力军 | 第78-79页 |
| ·小学生是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生力军 | 第79页 |
| ·家长是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后备军 | 第79-80页 |
| ·社区人士是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较为重要的主体之一 | 第80-81页 |
| 结语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第86-88页 |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