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稻米营养品质的生化基础 | 第12-16页 |
·氨基酸 | 第12-13页 |
·酚类化合物 | 第13-16页 |
2 稻米营养品质的基因型差异 | 第16-18页 |
·氨基酸的基因型差异 | 第16-17页 |
·酚类化合物的基因型差异 | 第17-18页 |
3 稻米营养品质的氮素效应 | 第18-19页 |
·氮素对稻米氨基酸的影响 | 第18-19页 |
·氮素对酚类化合物的影响 | 第19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6页 |
第二章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稻米酚酸化合物组分及其含量 | 第26-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材料 | 第27页 |
·仪器 | 第27-28页 |
·试剂 | 第28页 |
·样品制备 | 第28页 |
·酚酸类化合物提取 | 第28页 |
·UPLC色谱条件 | 第28-29页 |
·质谱条件 | 第29页 |
·酚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酚酸类化合物鉴定和含量测定 | 第29页 |
2 结果 | 第29-36页 |
·UPLC定量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UPLC-MS分析结果 | 第30-32页 |
·UPLC定量分析的方法学考察 | 第32-34页 |
·稻米提取物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 第34-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4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第三章 粳稻酚类化合物的基因型差异及氮素效应研究 | 第42-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取样方法 | 第43页 |
·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43-44页 |
·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44-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4页 |
·粳稻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活性的基因型差异 | 第46-48页 |
·氮素穗肥对粳稻酚类化合物的影响 | 第48-54页 |
3 讨论 | 第54-55页 |
4 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粳稻氨基酸的基因型差异及氮素效应研究 | 第58-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试验处理 | 第59页 |
·取样方法 | 第59-60页 |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6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73页 |
·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和氮素效应方差分析 | 第60-62页 |
·17种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第62-67页 |
·糙米蛋白质氨基酸的基因型差异 | 第67-68页 |
·氮素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突变体材料籽粒蛋白质品质的评价 | 第69-73页 |
3 讨论 | 第73-74页 |
4 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第78-84页 |
1 讨论 | 第78-80页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稻米酚酸组分 | 第78页 |
·粳稻酚类化合物基因型差异与氮素效应 | 第78-79页 |
·粳稻籽粒氨基酸基因型差异与氮素效应 | 第79-80页 |
2 结论 | 第80页 |
3 本研究创新点 | 第80页 |
4 不足之处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附:硕士期间已发表和投稿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