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网络文化市场的政府监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评述 | 第10-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10-11页 |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第11-13页 |
·当前网络文化市场政府监管问题研究的局限性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网络文化市场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相关概念 | 第15-18页 |
·网络文化 | 第15-16页 |
·网络文化市场 | 第16页 |
·政府监管 | 第16-18页 |
·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治理理论 | 第18页 |
·政府规制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天津市网络文化市场的政府监管现状 | 第19-34页 |
·天津市网络文化市场政府监管的基本情况 | 第19-25页 |
·相关法规政策的建设情况 | 第19-20页 |
·相关监管机构的设置情况 | 第20-23页 |
·政府监管环节的规范情况 | 第23-24页 |
·政府监管方式的选择情况 | 第24-25页 |
·天津市网络文化市场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5-27页 |
·管辖范围不明确 | 第27-28页 |
·政府监管环节不能有效衔接 | 第28-30页 |
·政府监管方式不能与时俱进 | 第30-31页 |
·天津市网络文化市场政府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立法滞后的原因 | 第31页 |
·管辖范围不明确的原因 | 第31页 |
·监管环节不能有效衔接的原因 | 第31-32页 |
·监管方式不能与时俱进的原因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网络文化市场政府监管的国内外经验 | 第34-42页 |
·国外经验 | 第34-38页 |
·美国政府采取多方协调型管理网络管理模式 | 第34-37页 |
·新加坡政府采取政府主导型网络管理模式 | 第37-38页 |
·国内相关省市的经验 | 第38-42页 |
·上海市网络文化市场政府监管经验 | 第38-39页 |
·深圳市网络文化市场政府监管经验 | 第39-42页 |
第五章 天津市网络文化市场政府监管的对策 | 第42-52页 |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 第42-46页 |
·制定完善网络文化市场政府监管环节的政策规章 | 第44-45页 |
·加强经营者经营行为方面的制度约束 | 第45页 |
·推进保护信息隐私权的专门法律的制定 | 第45-46页 |
·完善保护网络人格权的相关制度规范 | 第46页 |
·规范监管机构的管辖范围 | 第46-47页 |
·理顺各监管部门的职能管辖权 | 第46-47页 |
·明确各监管部门的地域管辖权 | 第47页 |
·完善政府监管环节 | 第47-49页 |
·改革网络文化市场的准入监管环节 | 第47-48页 |
·严格网络文化市场的行为监管环节 | 第48页 |
·完善网络文化商品内容的监管环节 | 第48-49页 |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方式 | 第49-52页 |
·建立科学监管责任体系 | 第49页 |
·强化法规引领方式 | 第49页 |
·完善信用等级管理方式 | 第49-50页 |
·明确重点监管领域 | 第50页 |
·健全各类监督渠道 | 第50页 |
·推进“互联网+”监管模式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