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第1章 羞耻理论 | 第16-30页 |
·“羞耻”的诱因与表现 | 第19-24页 |
·“羞耻”的诱因 | 第19-22页 |
·“羞耻”的表现形式 | 第22-24页 |
·“羞耻”的结构与根本条件 | 第24-27页 |
·“羞耻”与自我 | 第24-25页 |
·“羞耻”与他者 | 第25-27页 |
·“羞耻”的历史性与文化性 | 第27-30页 |
·“羞耻”与“文明” | 第27-28页 |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 第28-30页 |
第2章 “人作为羞耻的生物”——“羞耻”作为一种常量 | 第30-46页 |
·世纪之交的思维范式转换与羞耻话语的流变 | 第31-34页 |
·哲学人类学话语 | 第34-39页 |
·作为上帝与动物之间的人——“羞耻”的发生场域 | 第35-36页 |
·“离心定位”——“羞耻”的发生条件 | 第36-39页 |
·文学话语——以德布林的《舞者与躯体》为例 | 第39-46页 |
第3章 历史语境中的“羞耻的人”——“羞耻”作为一种变量 | 第46-99页 |
·“自我”与“羞耻”——“羞耻”的存在性维度 | 第48-71页 |
·世纪之交的“自我危机”与存在性羞耻 | 第48-50页 |
·对存在性羞耻的过程演示:“自为”转向“为他”——以卡夫卡的《诉讼》为例 | 第50-71页 |
·社会角色、性别与“羞耻”——“羞耻”的具体形态 | 第71-99页 |
·男性的社会性羞耻——以《古斯特少尉》为例 | 第73-86页 |
·女性的身体性羞耻——以《埃尔泽小姐》为例 | 第86-99页 |
结语 | 第99-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