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组建途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四方物流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虚拟企业组建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第15-37页 |
·第四方物流理论 | 第15-24页 |
·第四方物流含义、产生原因及特点 | 第15-17页 |
·第四方物流环境与成员 | 第17-19页 |
·第四方物流运作机理及模式 | 第19-22页 |
·第四方物流的功能与流程 | 第22-24页 |
·虚拟企业理论 | 第24-31页 |
·虚拟企业的产生 | 第24-25页 |
·虚拟企业的含义和特征 | 第25-27页 |
·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 | 第27-31页 |
·虚拟企业的组织 | 第31-36页 |
·虚拟企业的组织特征分析 | 第31页 |
·虚拟企业的组织流程 | 第31-32页 |
·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虚拟企业组建途径的定性比较 | 第37-64页 |
·传统的组建途径 | 第37-42页 |
·搜索渠道和信息 | 第37-38页 |
·伙伴选择的过程和步骤 | 第38-39页 |
·虚拟企业经纪人 | 第39-40页 |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流程 | 第40-42页 |
·搭建VE 集成平台的理论分析 | 第42-55页 |
·市场导向需求及驱动因素 | 第42-46页 |
·网络组织的动态重构性分析 | 第46-51页 |
·第四方物流思想及集成平台构建 | 第51-55页 |
·VE 集成平台的功能模型分析 | 第55-60页 |
·IDEF0 建模方法 | 第55-56页 |
·VE 集成平台的功能模型及分析 | 第56-58页 |
·基于集成平台的虚拟企业集成模型分析 | 第58-60页 |
·两种途径的比较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时间成本模型构建 | 第64-78页 |
·模型构建思路分析 | 第64-66页 |
·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 | 第64-66页 |
·模型构建思路 | 第66页 |
·模型简述 | 第66-72页 |
·独立选择模型和非独立选择模型 | 第66-69页 |
·成本动因分析 | 第69页 |
·变量分析 | 第69-72页 |
·模型构建 | 第72-77页 |
·独立选择下的时间成本模型 | 第72-74页 |
·非独立选择下的时间成本模型 | 第7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模型应用与优势域识别 | 第78-88页 |
·模型应用假设 | 第78页 |
·时间常量赋值 | 第78-80页 |
·模型应用与分析 | 第80-85页 |
·独立选择模型应用分析 | 第80-83页 |
·非独立选择模型应用分析 | 第83-85页 |
·优势域的识别分析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一 仿真算例程序 | 第94-100页 |
附录二 算例数据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