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创新点 | 第12页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一)问题 | 第12-13页 |
(二)问题意识 | 第13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第15-20页 |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 第15-17页 |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 第15页 |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意识 | 第15-16页 |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第16-17页 |
(四)有助于推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第17页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可行性 | 第17-20页 |
(一)课程标准是思想政治课问题意识培养的依据 | 第17-18页 |
(二)高中生思维特点是思想政治课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 | 第18页 |
(三)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课问题意识培养的条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及成因 | 第20-24页 |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 | 第20-21页 |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低,不主动提问 | 第20页 |
(二)过度依赖课本和教师,不愿意提问 | 第20-21页 |
(三)没有良好的质疑习惯,不敢提问 | 第21页 |
(四)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没有问题可问 | 第21页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成因 | 第21-24页 |
(一)传统与创新的博弈中教育的尴尬 | 第21-22页 |
(二)有效与无效的设问中教师的尴尬 | 第22-23页 |
(三)应试与素质的纠结中学生的尴尬 | 第23-24页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探索 | 第24-33页 |
一、转变教学模式,开展问题性探究教学 | 第24-25页 |
二、营造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 | 第25-26页 |
三、协调师生关系,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 第26-27页 |
四、优化评价机制,将问题意识培养纳入其中 | 第27-30页 |
五、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第30-33页 |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课例设计与分析 | 第33-41页 |
一、“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 第33-37页 |
(一)概述 | 第33-34页 |
(二)教学过程 | 第34-37页 |
二、案例分析 | 第37-41页 |
(一)教学设计基础分析 | 第37-38页 |
(二)教学过程分析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