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辅助设计平台开发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BIM概述 | 第11-13页 |
·BIPV概述 | 第13页 |
·国内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BIPV集成设计与分析 | 第18-23页 |
·前言 | 第18页 |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 第18-19页 |
·BIPV设计原则 | 第19-20页 |
·BIPV设计流程 | 第20页 |
·BIM数据交换标准 | 第20-23页 |
第三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23-28页 |
·前言 | 第23页 |
·Revit软件二次开发 | 第23-24页 |
·软件架构设计 | 第24-25页 |
·功能模块划分 | 第25-26页 |
·软件操作界面 | 第26页 |
·光伏组件BIM模型设计 | 第26-27页 |
·可视一体化展示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光伏建筑电气分析研究 | 第28-37页 |
·前言 | 第28页 |
·Matpower算法改进 | 第28-30页 |
·建筑电气潮流分析 | 第30-32页 |
·建筑电气短路分析 | 第32-33页 |
·逆变器接入位置优化 | 第33-35页 |
·光伏直流损耗计算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光伏建筑阴影辐射分析研究 | 第37-48页 |
·前言 | 第37页 |
·太阳运动模型 | 第37-38页 |
·光伏电池阴影分析模型 | 第38-40页 |
·射线法阴影分析原理 | 第38-39页 |
·光伏阵列间距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光伏电池辐射分析模型 | 第40-48页 |
·水平面小时辐射量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光伏电池表面辐射量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考虑阴影遮挡的辐射量计算 | 第43-48页 |
第六章 案例应用 | 第48-62页 |
·仿真案例 | 第48-56页 |
·屋顶光伏阵列设计 | 第48-50页 |
·光伏幕墙设计 | 第50-54页 |
·光伏建筑潮流分析 | 第54-55页 |
·逆变器接入选择 | 第55-56页 |
·勤丰变电站案例 | 第56-62页 |
·勤丰变电站BIM模型 | 第56-57页 |
·方案分析结果 | 第57-58页 |
·光伏布局优化 | 第58-59页 |
·逆变器接入位置选择 | 第59-6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