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与第二版标<口>词语对比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口语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口语词语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口语词语标注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现汉》第六版标<口>词语的收录状况 | 第17-38页 |
| ·标<口>词语的语音考察 | 第17-28页 |
| ·音节数量 | 第17-18页 |
| ·轻声 | 第18-24页 |
| ·儿化 | 第24-28页 |
| ·标<口>词语的语义考察 | 第28-32页 |
| ·纯粹口语词语和不纯粹口语词语 | 第28-29页 |
| ·标<口>词语中的单义词和多义词 | 第29-30页 |
| ·语义呈现集群状态 | 第30-32页 |
| ·标<口>词语的语法考察 | 第32-38页 |
| ·词性考察 | 第32-33页 |
| ·结构类型 | 第33-38页 |
| 第3章 《现汉》第六版与第二版标<口>词语对比 | 第38-46页 |
| ·第六版增加的标<口>词条 | 第38-41页 |
| ·第二版未收词条,第六版收录 | 第38-39页 |
| ·第二版未标<口>词条,第六版标<口> | 第39-40页 |
| ·第二版标<方>词条,第六版标<口> | 第40-41页 |
| ·第六版减少的标<口>词条 | 第41-44页 |
| ·第二版标<口>词条,第六版删除 | 第41-42页 |
| ·第二版词条保留,第六版仅删除<口> | 第42-43页 |
| ·第二版标<口>词条,第六版标<方> | 第43-44页 |
| ·其他变化 | 第44-46页 |
| ·词条用字变化 | 第44页 |
| ·儿化的变化 | 第44-45页 |
| ·后缀“子”的变化 | 第45-46页 |
| 第4章 口语词语在《现汉》中的标注问题 | 第46-54页 |
| ·《现汉》与<口>的标注 | 第46-48页 |
| ·《现汉》的出版历史回顾 | 第46页 |
| ·<口>的标注与取消的历史回顾 | 第46-48页 |
| ·《现汉》第六版中口语词语标注的优点和不足 | 第48-51页 |
| ·《现汉》第六版中口语词语标注的优点 | 第48-49页 |
| ·《现汉》第六版中口语词语标注的不足 | 第49-51页 |
| ·口语词语标注的难点 | 第51-52页 |
| ·口语词语标注的原则 | 第52-54页 |
| 结语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附录 | 第60-68页 |
| 附录 1《现汉》第六版标<口>词语表 | 第60-64页 |
| 附录 2《现汉》第二版标<口>词语表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