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电子证据交换制度研究--以美国电子证据开示制度为线索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研究综述评析第15-16页
   ·研究思路及结构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电子证据交换的困惑第18-29页
   ·证据交换制度概述第18-21页
     ·证据交换制度的概念第18-19页
     ·证据交换制度的内容第19-21页
     ·证据交换制度的特征第21页
   ·电子证据的概述第21-24页
     ·电子证据的概念第21-22页
     ·电子证据的特殊属性第22-24页
   ·电子证据交换制度的困惑第24-28页
     ·来自证据交换制度的困惑第24-26页
     ·来自电子证据属性的困惑第26-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美国电子证据开示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29-36页
   ·美国电子证据开示制度确立背景与过程第29-30页
   ·电子证据开示制度的主要内容第30-34页
     ·电子证据最初的披露第30-31页
     ·电子证据的出示范围第31-32页
     ·电子证据出示的形式第32-33页
     ·电子证据“安全港”条款第33-34页
   ·美国电子证据开示制度的借鉴意义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我国解决电子证据交换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第36-43页
   ·电子证据交换制度立法途径的思考第36-39页
     ·电子证据交换统一立法建设第36-38页
     ·电子证据交换立法内容的确定第38-39页
   ·电子证据交换制度配套制度的思考第39-42页
     ·引入电子证据及时交换制度第39-40页
     ·强化持有证据者的证据保存义务第40页
     ·强化对违背电子证据交换义务之当事人的制裁第40-41页
     ·设立保障交换制度顺利运行的调查令制度第41-42页
 小结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法律对策研究
下一篇: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工资水平的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