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法律对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文献综述第13-16页
     ·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性质的认定第14页
     ·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模式分类研究第14页
     ·风险以及法律规制研究第14-16页
     ·总体评价第16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研究思路第16页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结构安排第17页
   ·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概述第18-23页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涵义第18-19页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历史沿革第19-20页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起源第19页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第19-20页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特征与价值第20-22页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特征第20-21页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价值第21-22页
   ·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模式分析第23-35页
   ·国外主要平台的运营模式第23-27页
     ·Prosper第23-24页
     ·Lending Club第24-25页
     ·Zopa第25-27页
   ·国内主要平台的运营模式第27-31页
     ·拍拍贷第27-28页
     ·人人贷第28-29页
     ·宜信第29-31页
   ·国内外平台模式的对比分析第31-34页
     ·对平台进行模式分类第31页
     ·对国内外平台的模式进行归纳总结第31-32页
     ·对比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在中国发生的异化第32-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主要风险第35-45页
   ·政策风险第35页
   ·信用风险第35-37页
   ·法律风险第37-41页
     ·集资诈骗的风险第37-38页
     ·非法集资的风险第38-39页
     ·洗钱的风险第39-41页
   ·运营风险第41-43页
     ·流动性风险第41-42页
     ·坏账风险第42-43页
     ·担保与关联风险第43页
   ·小结第43-45页
第5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第45-55页
   ·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体系第45页
   ·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第45-47页
   ·加强平台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第47-53页
     ·严格规范市场准入条件第47-48页
     ·完善账户资金监管机制第48-49页
     ·加快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设第49-50页
     ·完善担保制度第50-51页
     ·加强对洗钱风险的防范第51-52页
     ·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第52-53页
   ·加强P2P行业自律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总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村多元治理路径研究--以Z市L镇为例
下一篇:民事电子证据交换制度研究--以美国电子证据开示制度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