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3页 |
·引言 | 第8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8-20页 |
·盾构开挖下地表沉降经验方法 | 第8-12页 |
·盾构法开挖的数值仿真 | 第12-16页 |
·盾构开挖下基础和地基的相互作用 | 第16-17页 |
·平房损害评价 | 第17-20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20-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1-23页 |
第2章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变位研究 | 第23-33页 |
·随机介质理论简介 | 第23-26页 |
·单元开挖引起的地层竖向移动 | 第23-24页 |
·单元开挖引起的地层水平移动 | 第24-26页 |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的主要原因 | 第26-28页 |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的变化规律 | 第28-31页 |
·纵向地面沉降 | 第28-30页 |
·横向地面沉降 | 第30-31页 |
·沉降空间范围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盾构法施工模拟研究 | 第33-67页 |
·FLAC~(3D)简介 | 第34-36页 |
·有限差分法 | 第35页 |
·材料本构模型及基本网格 | 第35-36页 |
·FLAC~(3D)的优势和不足 | 第36页 |
·莫尔-库仑本构模型 | 第36-38页 |
·掌子面压力 | 第38-39页 |
·体积损失控制法 | 第39-43页 |
·体积损失的基本概念 | 第39-40页 |
·体积损失的原理 | 第40页 |
·体积损失率的选取和推广 | 第40-41页 |
·反力F的计算原理 | 第41页 |
·不等步长应力释放法 | 第41-43页 |
·衬砌单元及参数 | 第43页 |
·注浆等代层及参数 | 第43-44页 |
·推进过程小结 | 第44-45页 |
·建立模型 | 第45-49页 |
·有关简化假定 | 第45页 |
·模型宽度的确定 | 第45-46页 |
·地质条件及土层参数 | 第46-48页 |
·单元的选取 | 第48页 |
·边界条件 | 第48-49页 |
·地表沉降数值分析 | 第49-59页 |
·不等步长应力释放法在FLAC~(3D)中的表现分析 | 第49-53页 |
·右线隧洞开挖与Peck公式的对比分析 | 第53-56页 |
·双线开挖分析 | 第56-59页 |
·风险源数值分析 | 第59-65页 |
·风险源简介 | 第59-60页 |
·基础变形及参数选择 | 第60-61页 |
·数值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古旧平房损坏评价研究 | 第67-80页 |
·UDEC简介 | 第67-68页 |
·本构关系 | 第68-69页 |
·破坏准则 | 第69页 |
·评价指标 | 第69-70页 |
·能量原理 | 第70-71页 |
·UDEC建模 | 第71-74页 |
·简化过程及模型建立 | 第71-72页 |
·模型材料参数 | 第72-73页 |
·边界条件 | 第73-74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墙体裂缝及损伤分析 | 第74-77页 |
·墙体能量分析 | 第77-78页 |
·数值解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比分析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