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背景分析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结构安排 | 第17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本文创新 | 第17-18页 |
·本文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我国定向增发市场现状 | 第19-25页 |
·我国定增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19页 |
·我国定向增发的原则和程序 | 第19-21页 |
·定增基本原则 | 第19页 |
·定增实施程序 | 第19-20页 |
·定增的定价和限售期 | 第20页 |
·盈利预测 | 第20-21页 |
·定向增发的主要类型 | 第21-22页 |
·资产型 | 第21页 |
·战略型 | 第21页 |
·项目型 | 第21-22页 |
·扭亏型 | 第22页 |
·债务型 | 第22页 |
·我国定增市场的热点问题 | 第22-25页 |
·业绩补偿协议 | 第22-23页 |
·认购的结构化和关联性 | 第23-25页 |
第3章 实证分析 | 第25-37页 |
·假设及理论支持 | 第25-26页 |
·样本和数据 | 第26-28页 |
·样本的选择 | 第26页 |
·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6-27页 |
·研究数据的收集 | 第27-28页 |
·具体方法和模型 | 第28页 |
·因子分析 | 第28页 |
·研究模型 | 第28页 |
·研究过程 | 第28-34页 |
·数据趋同化处理 | 第28页 |
·适用性验证 | 第28-29页 |
·因子得分模型 | 第29-34页 |
·研究结果 | 第34-37页 |
·公司业绩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 第34页 |
·公司业绩结果的 T 检验 | 第34-35页 |
·研究局限性 | 第35-37页 |
第4章 个案研究 | 第37-45页 |
·企业及其增发简介 | 第37-39页 |
·上市公司简介 | 第37页 |
·交易主要内容 | 第37页 |
·标的资产估值 | 第37-38页 |
·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 | 第38页 |
·构成关联交易情况 | 第38页 |
·股份锁定期 | 第38页 |
·利润补偿承诺 | 第38-39页 |
·标的公司增发前后发展情况 | 第39-41页 |
·X 公司的发展及问题 | 第39页 |
·Y 公司的发展及问题 | 第39-40页 |
·Z 公司的发展及问题 | 第40-41页 |
·募集资金的使用 | 第41-42页 |
·使用情况 | 第41页 |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企业整体业绩情况 | 第42页 |
·年度业绩 | 第42页 |
·分类业绩 | 第42页 |
·分析和结论 | 第42-45页 |
·募集资金监管 | 第43页 |
·大股东资产估值 | 第43页 |
·外部资产的管控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5-47页 |
·工作成果及意义 | 第45页 |
·工作成果 | 第45页 |
·工作意义 | 第45页 |
·研究结论及问题 | 第45-46页 |
·对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及监管机构的建议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A 样本上市公司及其基本信息数据汇总表(2012 年度)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