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6页 |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 第12-14页 |
·免疫球蛋白多样性的分子机制 | 第14-24页 |
·免疫球蛋白基因座的基本结构 | 第14-15页 |
·V(D)J重组 | 第15-19页 |
·体细胞超突变 | 第19-21页 |
·类别转换重组 | 第21-24页 |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的进化 | 第24-33页 |
·鱼类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 第24-29页 |
·两栖类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 第29-30页 |
·爬行类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 第30-31页 |
·鸟类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 第31-32页 |
·哺乳类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 第32-33页 |
·免疫球蛋白轻链链基因的进化 | 第33-45页 |
·轻链基因的类型及分类方式 | 第33-36页 |
·软骨鱼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 | 第36-37页 |
·硬骨鱼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 | 第37-39页 |
·肺鱼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 | 第39页 |
·两栖类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 | 第39-40页 |
·爬行类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 | 第40-41页 |
·鸟类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 | 第41-42页 |
·哺乳类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 | 第42-45页 |
·研究意义 | 第45-4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6-57页 |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46-49页 |
·质粒与菌株 | 第46-47页 |
·实验所用试剂盒 | 第47页 |
·分子生物学实验所用常规试剂和酶 | 第47页 |
·抗体 | 第47页 |
·常规试剂配制 | 第47-48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6页 |
·RNA提取(TRIzo1法) | 第49页 |
·RNA提取(试剂盒) | 第49页 |
·DNA提取 | 第49-50页 |
·普通反转录(M-MLV) | 第50页 |
·长片段反转录 | 第50页 |
·3’RACE | 第50-51页 |
·5’RACE | 第51页 |
·常规PCR和长片段PCR反应 | 第51页 |
·高保真PCR | 第51页 |
·克隆转化 | 第51-53页 |
·Southern blotting(地高辛标记杂交方法) | 第53-56页 |
·定量PCR实验方法 | 第56页 |
·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及网站 | 第56-57页 |
第三章 钝口肺鱼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结果与分析 | 第57-84页 |
·转录组总数据量综述 | 第57页 |
·重链恒定区基因序列的克隆与类型分析 | 第57-72页 |
·重链恒定区基因的克隆 | 第57-61页 |
·重链恒定区基因的类型分析 | 第61-71页 |
·重链恒定区基因的组织表达 | 第71-72页 |
·重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第72-79页 |
·重链可变区基因家族的克隆与分析 | 第72-77页 |
·重链可变区基因的进化分析 | 第77-79页 |
·重链基因位点的结构分析 | 第79-81页 |
·重链基因位点的排布方式 | 第79-80页 |
·重链基因位点的拷贝数统计 | 第80-81页 |
·讨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第四章 钝口肺鱼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结果与分析 | 第84-109页 |
·轻链恒定区基因序列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84-88页 |
·轻链恒定区基因序列的克隆 | 第84-86页 |
·轻链恒定区基因序列的表达分析 | 第86-88页 |
·轻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88-91页 |
·轻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的克隆 | 第88-89页 |
·轻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的分析 | 第89-91页 |
·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的类型划分 | 第91-93页 |
·轻链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93-104页 |
·轻链基因C_L序列分析 | 第93页 |
·轻链基因V_L序列分析 | 第93-98页 |
·物种间保守的轻链基因标记序列 | 第98-104页 |
·轻链基因的组织排列分析 | 第104-106页 |
·轻链恒定区基因拷贝数分析 | 第104页 |
·轻链可变区基因组织分析 | 第104-105页 |
·轻链基因胚系融合分析 | 第105-106页 |
·讨论与展望 | 第106-10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3页 |
附录 | 第123-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个人简历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