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学校欺负行为之研究--基于随班就读特殊儿童个案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问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 2 文献探讨 | 第13-28页 |
| ·国内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研究 | 第14-16页 |
| ·特殊儿童同伴关系概念界定 | 第14页 |
| ·各类特殊儿童或者青年同伴关系特点与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 ·国内特殊儿童或者青年同伴关系研究特点 | 第16页 |
| ·国外特殊儿童学校欺负行为的研究发展 | 第16-28页 |
| ·学校欺负行为的定义 | 第17-19页 |
| ·特殊儿童学校欺负行为严重 | 第19-20页 |
| ·特殊儿童学校欺负行为原因、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 ·特殊儿童欺负行为的干预 | 第22-25页 |
| ·研究的工具 | 第25-28页 |
| 3 研究内容与设计 | 第28-43页 |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28-29页 |
| ·研究内容与核心概念 | 第29页 |
| ·研究的方法与研究工具 | 第29-31页 |
| ·研究流程 | 第31-33页 |
| ·准备阶段 | 第31-32页 |
| ·准备实施阶段 | 第32-33页 |
| ·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 | 第33页 |
| ·研究过程 | 第33-34页 |
| ·家长访谈 | 第33-34页 |
| ·观察特殊儿童一日学校生活 | 第34页 |
| ·研究对象与研究情境 | 第34-41页 |
| ·研究对象 | 第34-38页 |
| ·研究情境 | 第38-41页 |
| ·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第41-43页 |
| ·资料的搜集 | 第41页 |
| ·资料的整理与编码 | 第41-43页 |
| 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3-68页 |
| ·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同伴欺负行为调查 | 第43-44页 |
| ·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欺负与受欺负 | 第43-44页 |
| ·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受欺负年龄阶段对比 | 第44页 |
| ·不同类别特殊儿童受欺负情况 | 第44页 |
| ·研究个案一——小丁 | 第44-56页 |
| ·观察一:小丁学校一日活动调查 | 第44-54页 |
| ·访谈一——小丁家长访谈 | 第54-56页 |
| ·研究个案二——阿强 | 第56-59页 |
| ·观察二:阿强学校一日活动调查 | 第56-57页 |
| ·访谈二——阿强家长访谈 | 第57-59页 |
| ·研究个案三——朋朋 | 第59-64页 |
| ·观察三:朋朋学校一日活动观察 | 第59-62页 |
| ·访谈三:朋朋家长访谈 | 第62-64页 |
| ·特殊儿童欺负的反思 | 第64-68页 |
| ·欺负行为不一定是重复发生的 | 第64-65页 |
| ·欺负行为的“力量的不平衡” | 第65页 |
| ·欺负行为的影响轻与重 | 第65页 |
| ·欺负行为的主要原因不是特殊儿童自身 | 第65-66页 |
| ·特殊儿童被“忽视” | 第66页 |
| ·家长不自觉的贴“标签” | 第66-68页 |
| 5 研究结论 | 第68-72页 |
| ·特殊儿童欺负、受欺负的原因 | 第69-70页 |
| ·特殊儿童欺负、受欺负的过程 | 第70-71页 |
| ·特殊儿童欺负、受欺负的影响 | 第71-72页 |
| 6 研究对策建议 | 第72-74页 |
| ·增加了解与沟通 | 第73页 |
| ·资源教室与资源教师的支持 | 第73页 |
| ·对于特殊儿童欺负事件的恰当处理 | 第73-74页 |
| 7 研究建议与不足 | 第74-76页 |
| ·研究建议 | 第74页 |
| ·研究不足 | 第74-76页 |
| ·研究主观因素的影响 | 第74-75页 |
| ·研究对象范围的狭小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 附录 | 第84-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